国立京师大学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02:42
本文以国立京师大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大量第一手资料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国立京师大学校为何建、如何建、如何管以及为何在一年内失败的原因,总结了其成败得失。研究结论如下:1、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立缘由。1927年6月18日,张作霖入主北京,就任大元帅职。由于北京政府财政困难、军事等财政支出巨大、俄国庚款被“挪作他用”,使得国立九校“难以为继”;同时为了整顿学风、减少学生校外运动的发生以及解决大学系统不清问题,教育部长刘哲着手对北京国立九校进行合并改组,成立京师大学校。2、国立京师大学校的建校过程。刘哲以“将解散喻于改组”的方式强力改组国立九校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在两个多月时间内通过设六科五部、设立学长、颁布禁令等改革措施对国立九校进行合并。国立九校的合并改组过程困难重重:经费筹措困难、遭遇学生反对、教职工消极对待、各校难以统一。3、国立京师大学校的管理措施。国立京师大学校确立其根本宗旨为“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闳才”。其管理机构从学校层面来说,有校务会议、教务会议、校长办公室;从各科部来说,有教授会议、学长办公室、各具体事务科室。其经费来源主要为俄国退回的庚子赔款。京师大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与研究现状
(一) 档案、报纸、资料汇编等基本史料
(二) 各校校史
(三) 著作期刊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为何建: 为什么改组国立九校
一、改组背景
(一) 经济背景
(二) 政治背景
(三) 文化背景
二、改组原因
(一) 节省经费
(二) 整顿校内学风,减少校外运动的发生
(三) 大学系统不清,将解散喻于改组之中
第二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如何建: 国立九校的改组经过
一、改组内容
(一) 合并九所国立大学,设六科五部
(二) 设校长一人,各科学长数人
(三) 颁布禁令
二、改组经过
(一) 制定改组计划
(二) 成立筹备委员会
(三) 制定组织大纲
(四) 各科部准备开学
三、改组困难
(一) 经费
(二) 学生反对
(三) 教职员消极对待
(四) 各校难以统一
第三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如何管: 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
一、大学宗旨
二、管理机构
三、教育经费
(一) 经费来源
(二) 经费使用情况
四、培养方式和规章制度
(一) 培养方式
(二) 规章制度
第四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破产: 原因及借鉴意义
一、破产原因
二、破产表现
三、借鉴与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76457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与研究现状
(一) 档案、报纸、资料汇编等基本史料
(二) 各校校史
(三) 著作期刊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为何建: 为什么改组国立九校
一、改组背景
(一) 经济背景
(二) 政治背景
(三) 文化背景
二、改组原因
(一) 节省经费
(二) 整顿校内学风,减少校外运动的发生
(三) 大学系统不清,将解散喻于改组之中
第二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如何建: 国立九校的改组经过
一、改组内容
(一) 合并九所国立大学,设六科五部
(二) 设校长一人,各科学长数人
(三) 颁布禁令
二、改组经过
(一) 制定改组计划
(二) 成立筹备委员会
(三) 制定组织大纲
(四) 各科部准备开学
三、改组困难
(一) 经费
(二) 学生反对
(三) 教职员消极对待
(四) 各校难以统一
第三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如何管: 管理方式及规章制度
一、大学宗旨
二、管理机构
三、教育经费
(一) 经费来源
(二) 经费使用情况
四、培养方式和规章制度
(一) 培养方式
(二) 规章制度
第四章 国立京师大学校破产: 原因及借鉴意义
一、破产原因
二、破产表现
三、借鉴与意义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176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17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