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名称、内容与意义:民国时期的历史地理学课程

发布时间:2021-08-05 22:01
  1903年以来的大学学制中已有历史地理学课程的专门设定,民国时期的大学史学系广泛开设了历史地理学课程。这些课程大体可分为"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两类,主要为中国历史地理课程,也有少量世界历史地理课程。这一时期历史地理学的课程名称众多,课程内容多数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但也有一些课程采纳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内容。中西文化交融中"沿革地理"与"历史地理"的名称混用,以及课程内容中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混杂,体现出民国时期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处于转型时期的诸多特征。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大学学制与课程设置概况
二、课程的名称与内容
    (一)“沿革地理”类课程
    (二)“历史地理”类课程
三、课程的学科史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史地学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地理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J]. 范今朝.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16(01)
[2]课程、专业设置与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J]. 丁超.  齐鲁学刊. 2014(01)
[3]“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附论我国沿革地理向历史地理学的转换[J]. 侯甬坚.  中国科技史料. 2000(04)



本文编号:3324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324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e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