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

发布时间:2021-10-11 18:27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处于错综复杂的形势之中,主流与非主流同处,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复杂形势,胡锦涛同志提出“牢牢把握党对学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意识形态功能,对高校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党经过几十年的成功实践,已经赢得了广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选择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可。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思想中还存-些不容忽视的问题:①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有分歧;②部分大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③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不统一。这些情况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值得深思。唯物辩证法提示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外因,又要看到内因,坚持外因和内因相结合。文章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环境系统薄弱是外因,“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改变而改变。”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是... 

【文章来源】: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1.1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寻求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的根本途径
        1.1.2 学理阵地的失误和偏斜
        1.1.3 部分大学生存在淡化社会意识形态倾向
    1.2 已有研究成果
        1.2.1 从实践层面上看,一整套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和政策已经形成
        1.2.2 从理论层面上看,该领域一般原理已经建立并得到初步应用
    1.3 本文研究思路
第2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概述
    2.1 相关概念的阐释
        2.1.1 思想政治教育
        2.1.2 意识形态
        2.1.3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涵义
        2.2.1 思想政治教育与意识形态的区别
        2.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第3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3.1 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标准
        3.1.1 根本标准
        3.1.2 具体标准
    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3.2.1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识有分歧
        3.2.2 部分大学生对人民民主专政国体认识不足
        3.2.3 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缺乏信任
        3.2.4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不统
第4章 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原因
    4.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薄弱
        4.1.1 社会环境错综复杂
        4.1.2 高校环境存在薄弱环节
        4.1.3 家庭环境“缺位”
    4.2 大学生主体意识薄弱
        4.2.1 与教育者平等互动不够
        4.2.2 对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价值认同度低
        4.2.3 自教自律不足
第5章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对策
    5.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环境系统的优化与整合
        5.1.1 环境系统的优化
        5.1.2 环境系统的整合
    5.2 培养大学生主体意识
        5.2.1 建立“教育者主体-大学生主体”对话模式
        5.2.2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5.2.3 加强自教自律
第六章 结语
    6.1 如何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
    6.2 谨防“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倾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大学生主体性探析[J]. 陈军,张云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02)
[2]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质[J]. 符永雄.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如何把握高校意识形态主导权[J]. 林书红.  人民论坛. 2010(35)
[4]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人文关怀”的理论考量[J]. 陈联俊,祝淑媛.  湖北社会科学. 2010(10)
[5]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核心:“理性良知”加“意识形态”[J]. 盛志德.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10(04)
[6]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J]. 祖嘉合,代玉启.  思想理论教育. 2010(11)
[7]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化反思[J]. 韦莉莉.  前沿. 2010(07)
[8]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J]. 张华.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11)
[9]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J]. 田心铭.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10]新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经验(下)——访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书记侯惠勤教授[J]. 侯惠勤,本刊记者.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09)

博士论文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D]. 冯志斌.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 赵勇.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 李辽宁.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 薛柏成.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探析[D]. 张荣珍.贵州师范大学 2008
[2]思想政治教育的自我教育研究[D]. 王新刚.西南大学 2008
[3]朝鲜族婚姻家庭及其伦理嬗变[D]. 金香兰.延边大学 2005
[4]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及其优化研究[D]. 张帆.西安理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31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31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8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