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7 19:59
网络空间是基于现实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而延伸出来的新型社会样态,拓展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对人类的交往方式与思维方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冲击。社会形态的发展与变革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思想道德素质要求,对网络空间道德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高校网络道德教育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呈现出积极向上的道德状态,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本文通过阶级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明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规范层面的体现,并通过实证调研来获取更为准确而客观的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提供了现实依据。本文的主要观点如下:第一,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一是对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的阐释,认为网络空间是技术条件下的社会文化空间。二是对道德及道德的形成进行分析,认为道德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并在善恶矛盾和批判继承中不断发展的。三是对“道德教育”“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进行梳理,认为道德教育能够促进大学生思想意...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阶级分析法
1.3.2 多学科分析法
1.3.3 实证分析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空间”
2.1.2 网络空间的特征
2.2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2.2.1 道德及道德的形成
2.2.2 道德教育
2.2.3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
2.3.1 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
2.3.2 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2.3.3 教育场域的跨地域性
2.3.4 教育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意义
2.4.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2.4.2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2.4.3 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3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的思想
3.1.1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
3.1.2 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1.3 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
3.1.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2.1 仁者安仁
3.2.2 尊道贵德
3.2.3 扩充四端
3.2.4 化性起伪
3.3 西方思想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3.1 道德选择理论
3.3.2 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
3.3.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4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
4.1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1.1 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1.3 大力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4.1.4 积极投身网络公益事业
4.2 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
4.2.1 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
4.2.2 泛娱乐主义盛行
4.2.3 散布网络负面舆论
4.2.4 网络诚信意识缺失
4.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4.3.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
4.3.2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4.3.3 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4.3.4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
第5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5.1 以习近平关于道德教育和网络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
5.1.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2 “青少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5.1.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5.1.4 “建设网络强国”
5.2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目标
5.2.1 坚定理想信念
5.2.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2.3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2.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
5.3.1 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5.3.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5.3.3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5.3.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6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
6.1 丰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内容
6.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1.4 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6.1.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6.2 创新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
6.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
6.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
6.2.3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
6.3 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6.3.1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6.3.2 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
6.3.3 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
6.4 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6.4.1 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6.4.2 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
6.4.3 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6.5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5.1 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6.5.2 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6.5.3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J]. 吕红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1)
[2]扎实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任贤良.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4)
[3]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演进历史与新时代发展[J]. 崔家新,池忠军. 思想理论教育. 2019(11)
[4]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问题与对策[J]. 李传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时代新人的道德人格建构: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实现路径[J]. 陈志兴. 探索. 2019(05)
[6]再论康德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区分及其意义[J]. 邓安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7]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时代逻辑、生成逻辑、实践逻辑[J]. 黄超,杨永志.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70年的回顾和展望[J]. 林溦,杨义芹. 道德与文明. 2019(05)
[9]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系列论述的战略底蕴与当代价值[J]. 卜建华,王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5)
[10]从精准到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态势分析[J]. 吴满意,王丽鸽.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4)
博士论文
[1]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D]. 张媛媛.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域下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D]. 雷志春.华中科技大学 2018
[3]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4]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D]. 戴晓慧.湖南大学 2017
[5]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42336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5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阶级分析法
1.3.2 多学科分析法
1.3.3 实证分析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及理论分析
2.1 网络空间的基本概念
2.1.1 “网络空间”
2.1.2 网络空间的特征
2.2 道德教育的基本概念
2.2.1 道德及道德的形成
2.2.2 道德教育
2.2.3 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
2.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特征
2.3.1 教育主客体的交互性
2.3.2 教育内容的开放性
2.3.3 教育场域的跨地域性
2.3.4 教育方式的虚拟性与现实性
2.4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意义
2.4.1 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
2.4.2 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2.4.3 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3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与思想借鉴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的思想
3.1.1 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意识
3.1.2 道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1.3 实践是道德形成的前提
3.1.4 倡导共产主义道德
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2.1 仁者安仁
3.2.2 尊道贵德
3.2.3 扩充四端
3.2.4 化性起伪
3.3 西方思想中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
3.3.1 道德选择理论
3.3.2 道德教育社会化理论
3.3.3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第4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现状分析
4.1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1.1 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4.1.2 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1.3 大力弘扬集体主义价值观
4.1.4 积极投身网络公益事业
4.2 部分大学生存在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
4.2.1 网络社会责任感缺失
4.2.2 泛娱乐主义盛行
4.2.3 散布网络负面舆论
4.2.4 网络诚信意识缺失
4.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
4.3.1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缺乏针对性
4.3.2 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
4.3.3 现实社会中存在道德失范现象
4.3.4 大学生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相脱节
第5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及原则
5.1 以习近平关于道德教育和网络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
5.1.1 “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5.1.2 “青少年要锤炼品德修为”
5.1.3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5.1.4 “建设网络强国”
5.2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目标
5.2.1 坚定理想信念
5.2.2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5.2.3 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5.2.4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5.3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原则
5.3.1 政治性与生活化相统一
5.3.2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
5.3.3 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5.3.4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
第6章 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的路径
6.1 丰富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内容
6.1.1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6.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6.1.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6.1.4 网络行为规范教育
6.1.5 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6.2 创新大学生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方法
6.2.1 提高思政课教师的网络空间道德教育水平
6.2.2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学习空间
6.2.3 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文化
6.3 提高政府网络空间的治理水平
6.3.1 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
6.3.2 提高政府网络治理效能
6.3.3 落实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
6.4 建设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
6.4.1 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
6.4.2 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
6.4.3 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示范作用
6.5 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5.1 自觉提升媒介素养
6.5.2 发挥朋辈群体的教育功能
6.5.3 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推进网络空间治理现代化[J]. 吕红娟.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01)
[2]扎实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 任贤良. 中国发展观察. 2019(24)
[3]新中国成立以来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演进历史与新时代发展[J]. 崔家新,池忠军. 思想理论教育. 2019(11)
[4]构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规则的问题与对策[J]. 李传军.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5]时代新人的道德人格建构:价值意蕴、现实境遇与实现路径[J]. 陈志兴. 探索. 2019(05)
[6]再论康德关于伦理与道德的区分及其意义[J]. 邓安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7]习近平新时代道德观的时代逻辑、生成逻辑、实践逻辑[J]. 黄超,杨永志. 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8]社会主义道德建设70年的回顾和展望[J]. 林溦,杨义芹. 道德与文明. 2019(05)
[9]习近平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系列论述的战略底蕴与当代价值[J]. 卜建华,王玮.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15)
[10]从精准到智慧: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根本态势分析[J]. 吴满意,王丽鸽.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9(04)
博士论文
[1]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D]. 张媛媛.电子科技大学 2019
[2]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域下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模式研究[D]. 雷志春.华中科技大学 2018
[3]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研究[D]. 田训龙.北京交通大学 2017
[4]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自我教育研究[D]. 戴晓慧.湖南大学 2017
[5]大数据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研究[D]. 王婧.西南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442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442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