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化学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8 23:53
基于研究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不足的情况,为了提高学术型化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能力,提出了以学生科研理念培养为中心的理论教学模式,构建"协同1+3"培养模式。尤其是注重课题组的人文教育理念对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影响。
【文章来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41(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我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生门槛较低,生源质量不佳
1.2 教师队伍分散,缺乏系统合作
1.3 培养模式不科学,培养质量不理想
2 构建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2.1 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改革
2.2 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
3 课题组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理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3.1 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3.2 “一带一入”,团队合作
3.3 自由探讨,深入交流
3.4 培养学生科学理念,增强绿色化学意识
4 “协同1+3”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RCS模型激发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探讨——以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J]. 曾超珍,刘志祥,徐刚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2]当代研究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与现状调查 [J]. 李生琦,陈金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
[3]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及其与学校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深圳S大学为例 [J]. 李东林,郑玮,朱静. 高教探索. 2017(07)
[4]国外大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元分析 [J]. 朱玉军,王磊.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6)
[5]突出实践能力的药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研究 [J]. 张小溪,李坤,徐缓,王澈,金晶,邢永恒. 化学教育. 2016(02)
[6]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构建绿色化学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J]. 冉秀芝,王敏,李军,许俊强,林勇,尚宏利. 化学教育. 2013(09)
硕士论文
[1]聚吡唑硼酸盐钒氧羧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仿生催化活性研究[D]. 李章朋.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29490
【文章来源】: 化学教育(中英文). 2020,41(1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我院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生门槛较低,生源质量不佳
1.2 教师队伍分散,缺乏系统合作
1.3 培养模式不科学,培养质量不理想
2 构建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培养
2.1 研究生理论教学课程改革
2.2 提高研究生思想道德素质
3 课题组的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理论、实践与创新相结合
3.1 扬长避短,因材施教
3.2 “一带一入”,团队合作
3.3 自由探讨,深入交流
3.4 培养学生科学理念,增强绿色化学意识
4 “协同1+3”培养模式下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ARCS模型激发研究生学习动机的探讨——以遗传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例 [J]. 曾超珍,刘志祥,徐刚标. 现代农业科技. 2019(05)
[2]当代研究生学习动机问卷的编制与现状调查 [J]. 李生琦,陈金磊.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0)
[3]硕士研究生学习态度及其与学校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深圳S大学为例 [J]. 李东林,郑玮,朱静. 高教探索. 2017(07)
[4]国外大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元分析 [J]. 朱玉军,王磊. 中国大学教学. 2016(06)
[5]突出实践能力的药物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研究 [J]. 张小溪,李坤,徐缓,王澈,金晶,邢永恒. 化学教育. 2016(02)
[6]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构建绿色化学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J]. 冉秀芝,王敏,李军,许俊强,林勇,尚宏利. 化学教育. 2013(09)
硕士论文
[1]聚吡唑硼酸盐钒氧羧酸配合物的设计、合成、结构与仿生催化活性研究[D]. 李章朋.辽宁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29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29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