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审美育人与制度之力 ——当下高校美育的制度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0 15:55
  “高校美育的制度建构研究”是一个兼及理论与实践的具有挑战性又充满无尽阐释空间的跨学科研究论题。新世纪以降,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5)、教育部颁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19)等系列政策文件,都提出要不断加强美育教研科研工作,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强调美育价值和功能的实现。学校美育是培根铸魂的工作。高校美育作为美育体系中的一个较高层级,更为责重事繁,承载着审美教育的深化、拓展和提高等重任。如果从知识下移来说,也为基础教育培养美育师资。综而观之,高校美育工作在取得重要进展、呈多元化态势的同时,依旧是“问题域”。在这当中,“制度建构的视角”无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观照、反思、研究新时期以来高校美育工作之具有创新意义的入思路径和进行理论探讨的架构。论文内容结构分为绪论、正文、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明选题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现状、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等。本文的学理思考力求使研究超越经验层面,用更广阔的理论视域去研读和观照美育工作实践的感性事实。制度建构突出了美育工作本身浓厚的实践性以及研究的社会关怀意义。第一章,依实而观、...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审美育人与制度之力 ——当下高校美育的制度建构研究


二、生命自觉:美育制度的价值关怀美育制度有着作为制度范畴的共性,但同时它与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存在区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我国美育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基于1978年以来国家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J]. 王祈然,张宇恒.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01)
[2]学校美育的三个难点与三重关系[J]. 王德胜.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3]从跨学科到超学科:日本高校文化遗产专业建构历程与特点[J]. 张颖,曹碧莲.  比较教育研究. 2020(02)
[4]北京高校美育发展现状及建议对策研究[J]. 王贤昌,王霞.  教育现代化. 2019(58)
[5]学科间性与视觉文化[J]. W.J.T米切尔,朱橙.  世界美术. 2019(01)
[6]从中国传统之“美”看“审美制度”问题研究[J]. 易冬冬.  中国美学研究. 2017(02)
[7]审美·制度·治理——第七届中华文艺复兴论坛暨“文化治理与审美制度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 陈顺尧.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7(01)
[8]新时期美学制度的形成与流播——以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为中心[J]. 符晓.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2)
[9]审美制度问题研究与当代美学批评向度[J]. 向丽.  学术界. 2016(08)
[10]论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当代美学的基本问题与批评形态”课题申报材料摘录[J]. 王杰,王大桥,段吉方,向丽,刘康,阿列西艾尔雅维奇.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5(02)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美育观与当代中国美育建设[D]. 程远.北京交通大学 2018
[2]新时期以来美学会议综论(1980-2014)[D]. 符晓.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席勒与20世纪上半叶中国美育思潮[D]. 莫小红.湖南师范大学 2014
[4]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 罗祖文.上海师范大学 2010
[5]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D]. 金昕.东北师范大学 2009
[6]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 黄卫星.华中师范大学 2009
[7]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 郑素华.复旦大学 2008
[8]审美自由论[D]. 陈海静.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中西高校美育课程设置对比[D]. 王誉璇.天津财经大学 2015
[2]艺术制度在中国的发展与思考[D]. 单颖文.复旦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329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329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1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