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有效性及其限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0:10
随着博士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选拔优质生源成为教育部门与招生单位广泛关注的议题。近年来,申请考核制逐渐成为博士生招生的主要方式,但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争议。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政策的有效性和限度进行探究。申请考核制的有效性主要体现为政策执行和政策结果的有效性。政策执行的有效性表现为导师和考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对导师而言,在招录过程中获得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对考生而言,专家组与导师的权力制衡提高选拔的公正性,招考信息的及时更新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壁垒,咨询申诉平台助力考生维护自身利益。政策结果的有效性表现为申请考核制有利于吸引优质生源和考生选到心仪的导师。回归分析表明:科学的申请材料、清晰的考查指标、导师具有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导师在招生过程中秉持公平公正原则、专家组意见受到重视、面试过程有效考查考生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配套建立分流淘汰制对申请考核制吸引优质生源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导师在意考生毕业院校建设层次对吸引优质生源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必要的申请材料、导师在考核中看重考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求学动机、研究计划书和面试表现对考生选...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受访博士生对所在院系已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认同程度比例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二)申请考核制报考基本条件分析根据对文本的整理,图2.3反映了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所设置的报考要求情况,纵轴为招生简章中提及该要素的高校数量,本研究以此反映高校在考生报名过程中首先看重的基本条件。招生单位在申请条件中设置最多的要求是考生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报考学生所需满足的学历和学位要求,这两项要求均出现43次。一般而言,报名者均需取得硕士学位,应届生需要在入学前获得学位证书。其次较为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具有两位专家的推荐信,而高校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相较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更低。招生简章中提及心理健康条件的高校仅为14所。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8所高校要求考生在招考前需先经得报考导师的同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7所高校对报考者前置学位的建设层次有明确限制,4所高校提及对学术诚信的要求,3所高校对论文发表有明确要求。整体来看,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对论文发表、第一学历要求为本科以及专业背景的要求提及频率最低。图2.3报考基本条件统计图(三)要求递交的材料内容分析考生报名后需要向报考的院系递交能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申请材料,导师和专家组根据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筛选,对各单位对需要递交的材料要求进行归类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整合,要求数量较多的则是大部分高校都关注的重点。根据招生简章,专家推荐信、成绩单、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英语能力证明、博士研究计划、硕士学位论文相关材料、个人陈述、现实表现材料、体检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答辩决议书和意向导师推荐意见表在招生简章中都有涉及。专家推荐信一般由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两位具有相应职称的专家亲笔书写,个别高校要求其中之一需为考生的硕士生导师。由于专家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和经验性,其对学生推荐的内容能帮助专家组的导师进行科学的判断。成绩单代表学生在读期间对功课的掌握程度,尽管不能全面代表考生的学术能力,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品质。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在证明考生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让专家组充分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英语水平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五项材料内容得到更多高校的关注,而其他材料的重视程度较低。专家推荐信最受高校重视,在38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均有提及。35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求考生提交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和学历、学位、学籍等证明材料。相比于专家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现实表现材料、体检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答辩决议书及意向导师推荐意见表关注程度较低,不到十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求递交。招生单位对材料内容的规定情况如图2.4。图2.4招生单位要求递交的申请材料统计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政策设计研究的源起、转向与新的进展——兼论政策设计话语的中国构建[J]. 李强彬,刘素红. 党政研究. 2020(01)
[2]政策工具何以反映政策价值:一项溯源性分析——基于H省W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经验证据[J]. 李雪松. 求实. 2019(06)
[3]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启示——以康奈尔大学为例[J]. 杨青.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0)
[4]生源背景、博士生培养与科研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 陈小满,罗英姿. 复旦教育论坛. 2019(03)
[5]博士招生科学性的优化探索[J]. 陈谦. 江苏高教. 2019(05)
[6]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顶明. 中国研究生. 2019(04)
[7]构建有效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J]. 陈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04)
[8]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扩散的制度分析[J]. 周文辉,贺随波.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1)
[9]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程序公正及其实现[J]. 刘静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10]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两类主体倾向与制度优化——基于上海四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陈聪,刘阳,林荣日. 现代教育科学. 2018(11)
硕士论文
[1]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及其优化研究[D]. 熊艺茗.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研究[D]. 刘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政策过程视角下F村精准扶贫一户一法策的实践分析[D]. 方卓.北京工业大学 2018
[4]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D]. 廖莎.华中科技大学 2016
[5]我国学术型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调查研究[D]. 吕哲.东南大学 2016
[6]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 陈文燕.复旦大学 2011
[7]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D]. 黄德峰.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45419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0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受访博士生对所在院系已全面实施申请考核制认同程度比例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7(二)申请考核制报考基本条件分析根据对文本的整理,图2.3反映了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所设置的报考要求情况,纵轴为招生简章中提及该要素的高校数量,本研究以此反映高校在考生报名过程中首先看重的基本条件。招生单位在申请条件中设置最多的要求是考生政治方向的正确性以及报考学生所需满足的学历和学位要求,这两项要求均出现43次。一般而言,报名者均需取得硕士学位,应届生需要在入学前获得学位证书。其次较为关注的是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具有两位专家的推荐信,而高校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相较于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程度更低。招生简章中提及心理健康条件的高校仅为14所。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郑州大学8所高校要求考生在招考前需先经得报考导师的同意,导师同意后方可报考。7所高校对报考者前置学位的建设层次有明确限制,4所高校提及对学术诚信的要求,3所高校对论文发表有明确要求。整体来看,各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对论文发表、第一学历要求为本科以及专业背景的要求提及频率最低。图2.3报考基本条件统计图(三)要求递交的材料内容分析考生报名后需要向报考的院系递交能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申请材料,导师和专家组根据考生提交的材料进行筛选,对各单位对需要递交的材料要求进行归类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整合,要求数量较多的则是大部分高校都关注的重点。根据招生简章,专家推荐信、成绩单、身份证明、学历证明、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英语能力证明、博士研究计划、硕士学位论文相关材料、个人陈述、现实表现材料、体检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答辩决议书和意向导师推荐意见表在招生简章中都有涉及。专家推荐信一般由与报考专业领域相关的两位具有相应职称的专家亲笔书写,个别高校要求其中之一需为考生的硕士生导师。由于专家在学术领域的权威性和经验性,其对学生推荐的内容能帮助专家组的导师进行科学的判断。成绩单代表学生在读期间对功课的掌握程度,尽管不能全面代表考生的学术能力,但也能从侧面反映学生的学习品质。获奖证书、公开发表的论文和专利在证明考生的学术水平的同时,也让专家组充分了解考生的研究兴趣和方向。英语水平在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国际交流中的重要工具。因此,这五项材料内容得到更多高校的关注,而其他材料的重视程度较低。专家推荐信最受高校重视,在38所高校的招生简章中均有提及。35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求考生提交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和学历、学位、学籍等证明材料。相比于专家推荐信、成绩单等材料,现实表现材料、体检表、单位同意报考证明、答辩决议书及意向导师推荐意见表关注程度较低,不到十所高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求递交。招生单位对材料内容的规定情况如图2.4。图2.4招生单位要求递交的申请材料统计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方政策设计研究的源起、转向与新的进展——兼论政策设计话语的中国构建[J]. 李强彬,刘素红. 党政研究. 2020(01)
[2]政策工具何以反映政策价值:一项溯源性分析——基于H省W市综合行政执法模式的经验证据[J]. 李雪松. 求实. 2019(06)
[3]美国一流大学博士生分流淘汰制度的运行机制及启示——以康奈尔大学为例[J]. 杨青.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0)
[4]生源背景、博士生培养与科研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J]. 陈小满,罗英姿. 复旦教育论坛. 2019(03)
[5]博士招生科学性的优化探索[J]. 陈谦. 江苏高教. 2019(05)
[6]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王顶明. 中国研究生. 2019(04)
[7]构建有效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弹性分流淘汰机制[J]. 陈谦.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9(04)
[8]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在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中扩散的制度分析[J]. 周文辉,贺随波. 中国高教研究. 2019(01)
[9]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程序公正及其实现[J]. 刘静波.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10]博士生申请考核制的两类主体倾向与制度优化——基于上海四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 陈聪,刘阳,林荣日. 现代教育科学. 2018(11)
硕士论文
[1]江西省住房公积金政策有效性评估及其优化研究[D]. 熊艺茗.江西财经大学 2018
[2]我国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的研究[D]. 刘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政策过程视角下F村精准扶贫一户一法策的实践分析[D]. 方卓.北京工业大学 2018
[4]我国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度探究[D]. 廖莎.华中科技大学 2016
[5]我国学术型博士招生申请—考核制调查研究[D]. 吕哲.东南大学 2016
[6]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 陈文燕.复旦大学 2011
[7]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D]. 黄德峰.南京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45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4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