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与测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2 00:52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师作为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最核心的人力资源,对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也关系到学校人才培育、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三大主要功能的完成。基于此,如何招聘以及选拔符合岗位要求且具备胜任特征的高校教师对于高校的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现有高校教师的招聘,普遍存在重视对应聘者学科知识、科研能力的考察,而忽略了对其人格特点、心理素质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考察,而教师的人格特点、心理素质与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质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基于这一背景,构建符合高校教师岗位要求的胜任特征模型,探索高校教师的胜任特征及测评要素对于招聘、选拔以及培养和发展具备岗位胜任力的合格高校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在对已有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行为事件访谈、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核检表等方法,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统一,对高教教师的胜任特征结构进行探讨,形成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以及探索胜任力的测评要素,调查了解高校在岗教师的胜任力水平及其测评要素。结果如下:(1)建构了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理论模型。高校教师的胜任特征扩共有胜任特征和鉴别性胜任特征两个...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目的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2.1.1 胜任特征的内涵
2.1.2 胜任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
2.1.3 胜任特征模型的开发
2.1.4 胜任特征测评工具
2.1.5 胜任特征模型在结构化面试的运用
2.2 关于教师胜任特征的相关研究
2.2.1 教师胜任特征的内涵
2.2.2 国内外教师胜任特征研究概况
2.3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相关研究
2.3.1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内涵
2.3.2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的研究
2.3.3 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现状的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假设
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3 数据处理结果
4.3.1 长度(字数)分析
4.3.2 信度分析
4.3.3 差异分析
4.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体系
5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验证与测验编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
5.2.1 研究被试
5.2.2 步骤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项目分析
5.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5.3.3 信度分析
5.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6 高校教师胜任力水平及特点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被试
6.2.2 研究工具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高校教师胜任力总体发展水平
6.3.2 不同性别、学校类别、教龄的教师胜任力水平
6.3.3 不同绩效的教师胜任力水平比较
6.4 结论
7 高校教师胜任模型在结构化面试测评中的应用
7.1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测评要素分析
7.1.1 人格特征
7.1.2 人际交往
7.1.3 自我提升
7.1.4 管理特征
7.1.5 自我控制
7.1.6 服务意识
7.1.7 价值取向
7.1.8 开拓创新
7.2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在结构化面试测评的应用
8 总体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访谈录音文本片段示例
附录C:胜任力编码词典示例
附录D: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
附录E: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测验
附录F: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动态与启示[J]. 赵忠君,郑晴,张伟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12)
[2]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跨文化胜任力测评——基于上海市6所院校的实证研究[J]. 宋彩萍,郝永林.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9)
[3]多元学术观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 王成. 教育评论. 2017(01)
[4]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J]. 赵秀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5]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展与思考[J]. 何齐宗.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0)
[6]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胜任力测评流程及方法研究[J]. 林梵,张文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4)
[7]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构化面试开发[J]. 童天. 中国劳动. 2013(06)
[8]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应对公考结构化面试[J]. 宋朝丽. 领导科学. 2012(13)
[9]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测评指标开发及应用[J]. 蔡秋瑾,申晓梅,李伟. 理论与改革. 2012(01)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胜任力及培养[J]. 杨欣,刘衍玲,陈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7)
博士论文
[1]工科类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研究[D]. 孙敬霞.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 许安国.北京交通大学 2013
[3]管理胜任力面试测评的有效性研究[D]. 潘持春.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测评研究[D]. 戴志刚.江西师范大学 2017
[2]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张静.四川师范大学 2017
[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熊思鹏.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D]. 何群.南昌大学 2014
[5]高校外籍教师胜任力现状评价[D]. 郭正良.福建农林大学 2013
[6]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 乾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3775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目的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胜任特征的研究现状
2.1.1 胜任特征的内涵
2.1.2 胜任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
2.1.3 胜任特征模型的开发
2.1.4 胜任特征测评工具
2.1.5 胜任特征模型在结构化面试的运用
2.2 关于教师胜任特征的相关研究
2.2.1 教师胜任特征的内涵
2.2.2 国内外教师胜任特征研究概况
2.3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相关研究
2.3.1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的内涵
2.3.2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的研究
2.3.3 关于高校教师胜任力现状的研究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假设
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建构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 被试
4.2.2 研究工具
4.3 数据处理结果
4.3.1 长度(字数)分析
4.3.2 信度分析
4.3.3 差异分析
4.4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体系
5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验证与测验编制
5.1 研究目的
5.2 研究方法和步骤
5.2.1 研究被试
5.2.2 步骤
5.2.3 数据处理
5.3 结果分析
5.3.1 项目分析
5.3.2 探索性因素分析
5.3.3 信度分析
5.3.4 验证性因素分析
6 高校教师胜任力水平及特点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对象与方法
6.2.1 研究被试
6.2.2 研究工具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高校教师胜任力总体发展水平
6.3.2 不同性别、学校类别、教龄的教师胜任力水平
6.3.3 不同绩效的教师胜任力水平比较
6.4 结论
7 高校教师胜任模型在结构化面试测评中的应用
7.1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测评要素分析
7.1.1 人格特征
7.1.2 人际交往
7.1.3 自我提升
7.1.4 管理特征
7.1.5 自我控制
7.1.6 服务意识
7.1.7 价值取向
7.1.8 开拓创新
7.2 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在结构化面试测评的应用
8 总体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访谈提纲
附录B:访谈录音文本片段示例
附录C:胜任力编码词典示例
附录D: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
附录E: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测验
附录F: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国外教师胜任力研究动态与启示[J]. 赵忠君,郑晴,张伟伟.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12)
[2]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跨文化胜任力测评——基于上海市6所院校的实证研究[J]. 宋彩萍,郝永林. 中国高校科技. 2017(09)
[3]多元学术观下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J]. 王成. 教育评论. 2017(01)
[4]积极心理学对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启示[J]. 赵秀坤.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04)
[5]我国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进展与思考[J]. 何齐宗.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0)
[6]公路路政执法人员胜任力测评流程及方法研究[J]. 林梵,张文风.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4)
[7]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结构化面试开发[J]. 童天. 中国劳动. 2013(06)
[8]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应对公考结构化面试[J]. 宋朝丽. 领导科学. 2012(13)
[9]大学生村官胜任力测评指标开发及应用[J]. 蔡秋瑾,申晓梅,李伟. 理论与改革. 2012(01)
[1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胜任力及培养[J]. 杨欣,刘衍玲,陈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1(17)
博士论文
[1]工科类地方本科高校教师发展研究[D]. 孙敬霞.华中科技大学 2016
[2]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教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实证研究[D]. 许安国.北京交通大学 2013
[3]管理胜任力面试测评的有效性研究[D]. 潘持春.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 任俊.南京师范大学 2006
[5]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徐建平.北京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高校硕士生导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测评研究[D]. 戴志刚.江西师范大学 2017
[2]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张静.四川师范大学 2017
[3]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 熊思鹏.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江西省民办高校教师胜任力研究[D]. 何群.南昌大学 2014
[5]高校外籍教师胜任力现状评价[D]. 郭正良.福建农林大学 2013
[6]积极心理学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运用[D]. 乾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3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83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