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职前教师协作写作中反思能力发展轨迹研究——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

发布时间:2022-01-11 23:33
  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能力。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职前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然而,由于反思的过程具有不可见性,使得追踪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发展轨迹十分困难。认知网络分析(ENA)提供了一种量化定性数据中认知框架元素之间关系的方法。该文分析了30名职前教师在完成两个阶段协作脚本写作任务后的反思日记。基于ENA,探究在线协作写作中职前教师反思类型及元认知策略之间的关系,并追踪其反思能力发展轨迹。研究发现,在活动过程中,职前教师整体反思能力发展呈上升趋势。一开始,职前教师的反思主要集中在对小组内容的描述;在完成协作写作活动之后,则转向对小组方法的讨论和个人收获的评价与总结。研究结果揭示了协作写作活动中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发展轨迹,为后续开展教师反思能力培养提供了参考。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职前教师协作写作中反思能力发展轨迹研究——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


投影空间中职前教师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反思认知网络

阶段,教师,批判性


为了进一步分析两个活动阶段的认知网络结构之间的差异,通过绘制两个阶段整体上的平均认知网络,所得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图2c为图2a和图2b叠消所得的结果,能够更清晰地看出职前教师反思日记在活动第一、二阶段平均认知网络的差异。从图2c可得,职前教师在第一阶段中的反思更侧重于右边元素的连接,即倾向于对小组内容进行描述(R0-CC3)。相较而言,第二阶段则更侧重于左边区域元素间的连接,职前教师的反思大部分是对个人方法和个人收获进行反思描述(R1-CC2,R1-CC4)。这也印证了前文得出的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结论,随着协作写作活动的开展,职前教师反思的类型在反思描述层(R1)、对话反思层(R2)和批判性反思层(R3)这些高反思层级出现的频率上升,如反思描述层(R1)由34.35%上升至48.78%,对话反思层(R2)从5.27%提高到10.42%,批判性反思层(R3)从3.75%提高到7.32%。职前教师的反思能力逐渐向高层次水平发展,反思元认知策略呈现从内容层面到方法层面的认知提升,即第一阶段注重对协作学习过程的回顾与重述,第二阶段则倾向于对协作中的方法和策略进行总结评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认知网络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分析[J]. 王志军,杨阳.  电化教育研究. 2019(06)
[2]精准教学中基于同伴互评的评价者认知网络分析[J]. 刘迎春,朱旭,陈乐.  远程教育杂志. 2019(01)
[3]职前教师的学习历程研究——基于优秀化学师范生网络日志的个案内容分析[J]. 陈凯,马宏佳,丁小婷.  中国电化教育. 2018(06)
[4]网络教学研讨中教师协同知识建构研究[J]. 郭炯,霍秀爽.  中国电化教育. 2014(03)
[5]视频标注工具:支持教师的教学反思[J]. 王佳莹,郭俊杰.  中国电化教育. 2013(07)
[6]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中的协作脚本设计[J]. 陈玲,张俊,刘希,余胜泉.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2)
[7]教学反思日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动力[J]. 林英典.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29)
[8]专家型学习者:策略、自我调节和反思[J]. Peg A.Ertmer,Tim J.Newby,马兰,盛群力.  远程教育杂志. 2004(01)
[9]国外教学反思内涵研究述评[J]. 刘加霞,申继亮.  比较教育研究. 2003(10)



本文编号:3583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83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