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0 16:12
  高校创业教育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但已有研究将创业教育视为一个整体掩盖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机理。基于理论性和实践性创业教育的分类框架,分析了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理论性创业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还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创业意向;实践性创业教育仅通过创业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意向。理论性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大于实践性创业教育,且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最大。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直接效应,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间接效应更大。 

【文章来源】:复旦教育论坛. 2020,18(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创业教育、创业自我效能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

自我效能,创业教育,模型分析,大学生


图2显示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标准化回归系数)。该模型的拟合优度指数如下:χ2=13.090(df=3,P=0.004),GFI=0.994,AGFI=0.936,REMSA=0.013,NFI=0.996,TLI=0.971,CFI=0.996。从中可以看出,除因样本量(n=20716)很大,导致χ2达到显著性水平外,其他指标均十分理想。这表明,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在该模型中,不同类型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其创业意向的解释能力达到86%,说明该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从图2可以看出,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相互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它们对大学生的创业自我效能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其创业意向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讲座报告、创业课程对大学生创业意向既有直接的显著积极影响,也通过创业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对其间接产生显著积极的影响;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则仅仅通过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对其创业意向产生间接的显著积极影响;不论是理论性创业教育(讲座报告、创业课程),还是实践性创业教育(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实训),通过创业自我效能对创业意向产生的显著影响都是积极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创业教育类型比较及启示[J]. 周劲波,汤潇.  职业教育研究. 2018(06)
[2]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陈权,尹俣潇.  高校教育管理. 2015(06)
[3]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 彭正霞,陆根书.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5)
[4]大学生创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西安市九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 陆根书,彭正霞,康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5]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 刘敏,陆根书,彭正霞.  复旦教育论坛. 2011(06)
[6]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状调查[J]. 严建雯,叶贤.  心理科学. 2009(06)
[7]实用主义文化影响下的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类型分析及启示[J]. 周颂.  外国教育研究. 2008(04)
[8]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和类型[J]. 刘帆,李家华.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06)

博士论文
[1]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作用机制研究[D]. 李静薇.南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991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5991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