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对上海高校学生生育观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4 20:15
  中国自1980年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中国社会经历了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转变。面对新的人口问题,2011年之后,中国政府相继推出双独二孩政策、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进一步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在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不断推出新的人口政策时,电视媒体也纷纷响应,推出一系列与育儿有关的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呼唤父母回归家庭,强调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重要性。以同类节目代表《爸爸去哪儿》为例,根据微博的微指数显示,收看《爸爸去哪儿》的最大人群是19-24岁的受众,而这个年龄段的受众正好大部分集中在高校人群当中。当前的高校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出生于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年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自身就是独生子女。作为5-10年后的准父母,他们的生育观念影响着中国新一代的人口构成以及人口素质。上海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上海的高校汇聚着来自中国各地的求学者,因此上海高校大学生的生育观念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以上海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涵化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索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对上海高校学生的生育观是否产生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试图了解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是如何影响上海高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
        1.2.1 明星亲子真人秀
        1.2.2 生育观
二、相关研究现状
    2.1 “明星亲子真人秀”研究现状
    2.2 “生育观”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3.1 涵化理论
    3.2 个体差异理论
四、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
    4.1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调查问卷设计
        4.2.2 调查样本选择
        4.2.3 调查问卷的发放形式
        4.2.4 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4.2.5 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样本选择
五、研究结果与发现
    5.1 被调查者人口学因素分析
    5.2 观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与上海高校学生生育观的相关性分析
    5.3 观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与上海高校学生生育观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5.4 人口学因素与观看明星亲子真人秀节目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5.5 个体差异与涵化效应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5.6 小结
六、总结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孩时代生还是不生?--独生父母家庭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探析[J]. 洪秀敏,朱文婷.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5)
[2]从传播的仪式观,媒介仪式到明星亲子真人秀:“限童令”为何被颁布?[J]. 张梦.  新闻知识. 2016(10)
[3]由“教化”到“共鸣”:新中国爱情电影的涵化转向[J]. 孙发友,陈旭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07)
[4]生育价值观探究[J]. 史雅静,张灵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5]亲子真人秀节目对当代大学生亲情观的引导——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 梁伟,李凑,段泽宁.  新闻世界. 2015(01)
[6]《爸爸去哪儿》的受众体验分析[J]. 李凌.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4(07)
[7]从传播学视角解析《爸爸去哪儿》[J]. 闭文莲.  现代交际. 2014(01)
[8]真人秀节目叙事范式研究——以《爸爸去哪儿》为例[J]. 钱晓韵.  西部广播电视. 2013(17)
[9]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 蒋小花,沈卓之,张楠楠,廖洪秀,徐海燕.  现代预防医学. 2010(03)
[10]生育理性和生育决策与我国低生育水平稳定机制的转变[J]. 李建民.  人口研究. 2004(06)

硕士论文
[1]80后城市青年的生育观探析[D]. 杨婧.天津师范大学 2015
[2]中国内地亲子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 李崇杨.河北大学 2015
[3]我国内地亲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 谭欣.吉林大学 2015
[4]当代大学生生育观研究[D]. 周剑.安徽大学 2014
[5]影响农村妇女生育观变迁的因素研究[D]. 卞雪华.黑龙江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856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856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e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