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研究 ——以湖北省省属本科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21 11:39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服务的重要任务,对地方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是地方本科高校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职业适应水平会对其职业发展和专业成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着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地方本科高校未来的发展。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现状,对其职业适应中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影响其职业适应的因素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可行性对策。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对本校承办的教育部2017年、2018年、2019年高校新入职教师国培示范项目——湖北省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中入职三年内的328名参训学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选取了 9名参训学员进行了个别访谈,然后利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事后检验,以了解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现状,探究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地...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高校新入职教师面临职业适应困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维度研究
(二)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困难和问题研究
(三)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 促进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对策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 地方本科高校
(二) 高校新入职教师
(三) 职业适应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编制调查工具
(一) 编制调查问卷
(二) 编制访谈提纲
二、选取调查对象
三、调查实施过程
(一) 问卷调查
(二) 个别访谈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分析
(一)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总体状况
(二)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心理适应状况
(三)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适应状况
(四)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科研能力适应状况
(五)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人际关系适应状况
(六)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环境适应状况
三、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因素分析
(一) 性别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二) 年龄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三) 婚姻状况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四) 毕业院校类型(是否为师范类)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五)专业类型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六) 学历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七) 教龄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八) 职称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九) 任职高校类型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第五章 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一) 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二) 建立健全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
二、地方本科高校层面
(一) 给予新入职教师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 高度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 建立并切实落实“师徒结对”制
(四) 改进和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
(五) 完善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定制度
三、新入职教师层面
(一) 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 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三) 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结构模型与实证特征[J]. 王琪,韩利红,张振. 教育与职业. 2018(13)
[2]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1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 王琪.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3)
[3]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思考[J]. 张静静,化党领,王宜伦,姜瑛,杨秋云. 教育现代化. 2017(39)
[4]高校新教师的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研究[J]. 金明珠,樊富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3)
[5]三元交互决定论对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的启示[J]. 任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6]特教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与心理弹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S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J]. 雷雳,王雁.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7]不同转岗类型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状况比较分析[J]. 方建华,范丽娜.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10)
[8]苏州地区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J]. 许宏.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6(03)
[9]多维互动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力的提升[J]. 孙阳. 高教探索. 2016(06)
[10]我国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J]. 朱连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金利.西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高校新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张兵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钱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90后”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刘擎擎.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山西省新任特岗教师职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D]. 王雅静.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河北省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调查研究[D]. 张晶晶.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小学初任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入职培训?[D]. 宋一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7
[7]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田凤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7
[8]江苏省高学历与低学历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现状的比较研究[D]. 葛维维.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小学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性问题研究[D]. 刘倬绮.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10]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调查研究[D]. 张菲菲.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5562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对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高校新入职教师的职业适应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高校新入职教师面临职业适应困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维度研究
(二)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困难和问题研究
(三) 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
(四) 促进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对策研究
四、概念界定
(一) 地方本科高校
(二) 高校新入职教师
(三) 职业适应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二、明尼苏达工作适应理论
第三章 调查设计与实施
一、编制调查工具
(一) 编制调查问卷
(二) 编制访谈提纲
二、选取调查对象
三、调查实施过程
(一) 问卷调查
(二) 个别访谈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分析
(一)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总体状况
(二)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心理适应状况
(三)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适应状况
(四)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科研能力适应状况
(五)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人际关系适应状况
(六) 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环境适应状况
三、影响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因素分析
(一) 性别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二) 年龄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三) 婚姻状况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四) 毕业院校类型(是否为师范类)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五)专业类型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六) 学历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七) 教龄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八) 职称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九) 任职高校类型对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影响
第五章 促进地方本科高校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的对策
一、政府层面
(一) 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待遇保障机制
(二) 建立健全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制度
二、地方本科高校层面
(一) 给予新入职教师物质和精神支持
(二) 高度重视新入职教师的心理健康
(三) 建立并切实落实“师徒结对”制
(四) 改进和加强新入职教师培训工作
(五) 完善考核、评价与职称评定制度
三、新入职教师层面
(一) 提高自己的心理调适能力
(二) 制定职业发展目标和规划
(三) 提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院校教师职业适应:结构模型与实证特征[J]. 王琪,韩利红,张振. 教育与职业. 2018(13)
[2]高职院校专任教师职业适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14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 王琪.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3)
[3]新入职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与提高的思考[J]. 张静静,化党领,王宜伦,姜瑛,杨秋云. 教育现代化. 2017(39)
[4]高校新教师的职业适应与职业认同研究[J]. 金明珠,樊富珉.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7(03)
[5]三元交互决定论对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的启示[J]. 任平.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6]特教教师职业适应现状及与心理弹性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S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J]. 雷雳,王雁. 中国特殊教育. 2017(03)
[7]不同转岗类型幼儿教师职业适应状况比较分析[J]. 方建华,范丽娜.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10)
[8]苏州地区小学新教师入职适应状况的调查[J]. 许宏.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16(03)
[9]多维互动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力的提升[J]. 孙阳. 高教探索. 2016(06)
[10]我国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的现状分析[J]. 朱连虹.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博士论文
[1]地方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 金利.西南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高校新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张兵磊.上海师范大学 2019
[2]小学初任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钱琳.华东师范大学 2018
[3]“90后”中小学教师职业适应研究[D]. 刘擎擎.山东师范大学 2017
[4]山西省新任特岗教师职业适应性的调查研究[D]. 王雅静.四川师范大学 2017
[5]河北省民办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性调查研究[D]. 张晶晶.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小学初任教师需要什么样的入职培训?[D]. 宋一婷.华东师范大学 2017
[7]幼儿园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 田凤娟.陕西师范大学 2017
[8]江苏省高学历与低学历幼儿教师入职适应现状的比较研究[D]. 葛维维.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小学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性问题研究[D]. 刘倬绮.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10]小学非师范专业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调查研究[D]. 张菲菲.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95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69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