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
发布时间:2022-12-11 01:04
新的历史时期下,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确立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培养“全面发展”不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教育方式,应赋予他新的涵义。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高等院校是一个文化摇篮,是培养人类文明的沃土,应以提高当前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主要目标。 长期以来,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相对简单,就是把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等条款填压式地灌输给当代大学生,而忽视了他们在接受素质教育时的主观意识,阻碍了他们主动去吸收这些道德、行为规范的思想和精神,从而造成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明显。同时,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所表现出的道德问题、行为问题已不容忽视。从而更要求我们找出行之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高校德育是培养学生德性,塑造灵魂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的其他组成部分来苏好哦,德育又起到了保证方向,推动发展的作用。而美育在教育中又是不可替代的,加强美育教育对高校贯彻党的教育路线方针,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教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一) 高校德育与美育的区别
1. 内容及意义上的区别
2. 途径上的不同
(二) 德育与美育的联系
1. 德育与美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相同的
2. 德育和美育在大学教育中互相渗透
3. 美育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基础
(一) 理论基础
1. 历史发展
2. 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现实基础
1. 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
2. 大学德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3. 解决大学生现实道德问题的需要
三、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的途径
(一) 新的教育理念确立
1.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思维体验相融合
2.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在情感上相互渗透
3. 道德的教育方式和审美的心灵陶冶相结合
4. 道德目标与审美修养相交织
5. 道德追求与审美意义相联系
(二) 高校教育借用美育方法,培养道德品质
1. 借助自然美对大学生的道德性情陶冶
2. 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借助艺术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三)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四) 借助教师的影响力,提高德育效果
1. 高校教师用美的形象引导学生
2. 高校教师用美的品行去引导学生
(五) 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1. 明确师生平等的关系
2. 建造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德育与美育的同构[J]. 麻艳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06)
[2]加强高校德育与美育的相互关联与促进[J]. 张红.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3]浅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层面定位[J]. 许世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4)
[4]美善结合: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J]. 阳黔花.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4)
[5]和谐教育形势下美育的特征与作用[J]. 庞培蓓.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7)
[6]素质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实施[J]. 刘宇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高校德育与美育的统一与融合[J]. 李军,吴加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
[8]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 黄静.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04)
[9]论素质教育对德育与美育交融的要求[J]. 赖雄麟,樊建武.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4)
[10]高师院校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J]. 张宜书.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717853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高校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关系
(一) 高校德育与美育的区别
1. 内容及意义上的区别
2. 途径上的不同
(二) 德育与美育的联系
1. 德育与美育在教育目标上是相同的
2. 德育和美育在大学教育中互相渗透
3. 美育对大学生德育的促进作用
二、大学生德育和美育相结合的基础
(一) 理论基础
1. 历史发展
2. 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二) 现实基础
1. 现代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的要求
2. 大学德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3. 解决大学生现实道德问题的需要
三、高校德育与美育融合的途径
(一) 新的教育理念确立
1.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思维体验相融合
2. 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在情感上相互渗透
3. 道德的教育方式和审美的心灵陶冶相结合
4. 道德目标与审美修养相交织
5. 道德追求与审美意义相联系
(二) 高校教育借用美育方法,培养道德品质
1. 借助自然美对大学生的道德性情陶冶
2. 借助社会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3. 借助艺术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三) 通过教学改革实现德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
(四) 借助教师的影响力,提高德育效果
1. 高校教师用美的形象引导学生
2. 高校教师用美的品行去引导学生
(五) 建立和谐的育人环境
1. 明确师生平等的关系
2. 建造情感交流的良好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德育与美育的同构[J]. 麻艳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9(06)
[2]加强高校德育与美育的相互关联与促进[J]. 张红.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8(05)
[3]浅议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层面定位[J]. 许世明.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4)
[4]美善结合: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J]. 阳黔花. 高等教育研究. 2008(04)
[5]和谐教育形势下美育的特征与作用[J]. 庞培蓓.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7)
[6]素质教育中德育与美育的实施[J]. 刘宇杰.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7]高校德育与美育的统一与融合[J]. 李军,吴加才.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7(05)
[8]德育和美育结合的历史考证与现代诠释[J]. 黄静.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6(04)
[9]论素质教育对德育与美育交融的要求[J]. 赖雄麟,樊建武. 煤炭高等教育. 2005(04)
[10]高师院校实施美育的途径与方法[J]. 张宜书.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3(04)
本文编号:3717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1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