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探究
发布时间:2022-12-18 02:05
建立专业合理的课程体系是院校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与全球化发展,高校管理复杂性程度不断增大,决策科学性诉求不断增强,尤其在大数据时代,基于“数据支证决策”(Data-informed Decision Making)的院校研究成为了高校决策者的得力“助手”。为促进我国院校研究决策支持这一核心功能的有效发挥,亟需培养一批能胜任院校研究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员。然而,我国高校旨在培养院校研究专业人员的课程体系尚不完善。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的经验,可作为我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的参考。本研究以美国院校研究协会(Associ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search,AIR)官网公布的18所高校的院校研究证书项目信息为主要资料来源,以课程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为分析框架,按照“纵-横-变”认识事物的网状思维,分别从“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演变”、“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分析”、“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及其启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本研究发现,就历史演变而言,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是由实践...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演变
2.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基因
2.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2.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演化特点
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分析
3.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
3.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院校研究硕士课程体系分析
3.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特征
4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
4.2 鲍尔州立大学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3 美国院校研究培训项目课程体系特征
5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5.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5.2 对我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建设的启示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今后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咨询邮件
附录2 :研究日志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法性机制视角下的我国院校研究动因分析[J]. 郭丽君,蒋贵友. 高教探索. 2018(05)
[2]深化院校研究 服务学生成长——“院校研究与学生成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综述[J]. 巫国云.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8)
[3]相似的挑战、不同的逻辑——院校研究的中国化[J]. 周光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4]院校研究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 张端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5]中国院校研究规范发展路径探索——2016年“中国院校研究的挑战与突破”学术研讨会综述[J]. 赵蕾.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2)
[6]中国院校研究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路[J]. 李化树,叶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中国院校研究人员组织智能之调查研究[J]. 常桐善.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2)
[8]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 张俊超,李梦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
[9]如何认识高等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J].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7)
[10]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J]. 杨移贻.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 胡雅欢.西南大学 2010
[2]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 胡弼成.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院校研究的现状与对策[D]. 刘志超.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1111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过程与方法
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演变
2.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历史基因
2.2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的演变历程
2.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演化特点
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分析
3.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
3.2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院校研究硕士课程体系分析
3.3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学位课程体系特征
4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
4.2 鲍尔州立大学院校研究培训课程体系分析
4.3 美国院校研究培训项目课程体系特征
5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及其启示
5.1 美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体系建设经验
5.2 对我国高校院校研究课程建设的启示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与不足
6.3 今后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咨询邮件
附录2 :研究日志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与的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法性机制视角下的我国院校研究动因分析[J]. 郭丽君,蒋贵友. 高教探索. 2018(05)
[2]深化院校研究 服务学生成长——“院校研究与学生成长”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综述[J]. 巫国云.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8)
[3]相似的挑战、不同的逻辑——院校研究的中国化[J]. 周光礼.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4]院校研究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困境与突破[J]. 张端鸿.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
[5]中国院校研究规范发展路径探索——2016年“中国院校研究的挑战与突破”学术研讨会综述[J]. 赵蕾.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2)
[6]中国院校研究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路[J]. 李化树,叶冲.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中国院校研究人员组织智能之调查研究[J]. 常桐善.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2)
[8]过程性学习评价如何影响大学生学习投入及学习效果——基于“H大学本科生学习与发展调查”的数据分析[J]. 张俊超,李梦云.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06)
[9]如何认识高等教育中的若干重大关系[J]. 刘献君. 高等教育研究. 2015(07)
[10]学术是大学的逻辑起点[J]. 杨移贻.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博士论文
[1]运动训练专业课程体系的重构研究[D]. 胡雅欢.西南大学 2010
[2]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现代化研究[D]. 胡弼成.厦门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大学院校研究的现状与对策[D]. 刘志超.复旦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72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2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