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与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建构 ————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02-18 09:14
习近平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本文贴近新时代高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鲜活实践,立足“三全育人”的大德育格局,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阳明心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基础上,探索构建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王阳明“致良知”思想是有关道德实践的学说,本文以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致良知”为中心,通过文献研究和剖析,以王阳明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来推导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脉络,即“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者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构成基础上,分三个方面展现“致良知”思想蕴含的道德实践理论。论述了“良知”的道德主体性内涵、“致良知”的“实致其功”和持续完善性的特征,以及“致良知”思想中蕴含的“立志”、“事上磨练”、“知行合一”等道德实践方法论。本文以高校道德实践体系的基本模式为出发点,论述“致良知”对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方法借鉴,并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德育案例为落脚点,提出道德信仰教育实践、道德楷模学习实践、公益志愿活动服务实践、校园社团实践锻炼四个方面来建构道德实践体系。结合各个...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致良知”的内涵综述
2.“致良知”方法的综述
3.“致良知”的现代价值和启示
4.有关道德实践体系和大学生道德实践的研究综述
5.国外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 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
(一)王阳明生平及思想脉络
1.社会背景
2.思想脉络
(二)所谓“良知”
1.良知即是天理明觉
2.良知即是知善恶
3.良知即是自觉的道德实践
(三)“致良知”中“致”的内涵
1.“致极”义
2.“实行”义
(四)“致良知”中蕴含的道德实践方法论
三 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建构
(一)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体系
1.大学生道德内化模式
(1)道德内化
(2)道德内化与“致良知”
2.大学生道德外化模式
(1)道德外化
(2)道德外化与“致良知”
(二)“致良知”对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方法借鉴
1.“立志”与理想信念教育,“人人皆可为尧舜”与道德模范教育
2.事上磨练与公益服务实践活动,知行合一与学生社团实践活动。
(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德育实践体系介绍
四 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构建-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一)道德信仰教育实践体系
1.华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
(2)培养马克思主义优秀集体,带动身边的人学习马克思主义
2.“青马工程”与王阳明“立志”思想的启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四课联动”
4.“四课联动”教学模式与“致良知”发挥主体性的启示
(二)道德楷模学习实践体系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道德楷模
(1)全国优秀大学生孟瑞鹏
(2)“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新芬
(3)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
(4)“河南好人”-刘怀强
2.华水道德楷模实践与王阳明“人人皆可为尧舜”思想的启示
(三)志愿服务公益实践体系
1.深山支教扶贫志愿服务
2.“小水滴”志愿服务
3.“聚沙公益”、“聚沙”志愿服务队
4.华水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与王阳明“事上磨练”思想的启示
(四)学生社团实践锻炼体系
1.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国旗护卫队
2.华水新铁军
3.华水“苇渡”
4.华水学生社团实践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44683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致良知”的内涵综述
2.“致良知”方法的综述
3.“致良知”的现代价值和启示
4.有关道德实践体系和大学生道德实践的研究综述
5.国外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二 王阳明及其致良知学说
(一)王阳明生平及思想脉络
1.社会背景
2.思想脉络
(二)所谓“良知”
1.良知即是天理明觉
2.良知即是知善恶
3.良知即是自觉的道德实践
(三)“致良知”中“致”的内涵
1.“致极”义
2.“实行”义
(四)“致良知”中蕴含的道德实践方法论
三 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建构
(一)高校道德教育实践体系
1.大学生道德内化模式
(1)道德内化
(2)道德内化与“致良知”
2.大学生道德外化模式
(1)道德外化
(2)道德外化与“致良知”
(二)“致良知”对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方法借鉴
1.“立志”与理想信念教育,“人人皆可为尧舜”与道德模范教育
2.事上磨练与公益服务实践活动,知行合一与学生社团实践活动。
(三)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德育实践体系介绍
四 大学生道德实践体系的构建-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为例
(一)道德信仰教育实践体系
1.华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1)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宣传
(2)培养马克思主义优秀集体,带动身边的人学习马克思主义
2.“青马工程”与王阳明“立志”思想的启示
3.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四课联动”
4.“四课联动”教学模式与“致良知”发挥主体性的启示
(二)道德楷模学习实践体系
1.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道德楷模
(1)全国优秀大学生孟瑞鹏
(2)“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吴新芬
(3)中国“蓝天救援队”队长-安少华
(4)“河南好人”-刘怀强
2.华水道德楷模实践与王阳明“人人皆可为尧舜”思想的启示
(三)志愿服务公益实践体系
1.深山支教扶贫志愿服务
2.“小水滴”志愿服务
3.“聚沙公益”、“聚沙”志愿服务队
4.华水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与王阳明“事上磨练”思想的启示
(四)学生社团实践锻炼体系
1.全国大学生优秀社团-国旗护卫队
2.华水新铁军
3.华水“苇渡”
4.华水学生社团实践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
结语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744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74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