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中国人的生活中,面子心理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他们的学习、人际交往、择业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爱面子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成为一种心理问题。比如受当前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的冲击,很多大学生把面子理解为金钱,认为有钱等同于有面子。他们重视物质的享受,互相攀比;有些学生认为“天之骄子”理所当然应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在学习上对学业成绩依然看得很重,一些同学选择走捷径,通过考试作弊的方法来赢得面子。这些不良的面子心理都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探索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引导对策与建议,对大学生的成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课题。本文围绕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介绍文章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设计;第二部分对面子心理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指出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五个维度;第三部分结合实证研究,对大学生的面子心理进行探究,总结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第四部分深入挖掘面子心理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第五部分以前面进行的研究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即:注重发挥社会效用、创设学校良性情境、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和加强积极的自我意识。希望本文可以为大学生形成正确的面子心理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面子心理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绪论9-17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选题的意义10-11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现实意义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设计14-15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内容14-15
- 1.4.3 研究方法15
- 1.5 本文创新点15-17
- 2.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理论概述17-23
- 2.1 面子心理的内涵17-21
- 2.1.1 面子心理的涵义17-18
- 2.1.2 面子心理的特征18-19
- 2.1.3 面子心理的意义19-20
- 2.1.4 面子心理的根源20-21
- 2.2 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维度21-23
- 3.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实证研究23-35
- 3.1 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分析23-25
- 3.1.1 问卷的设计23
- 3.1.2 样本的分析23-25
- 3.2 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25-29
- 3.2.1 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力25-26
- 3.2.2 协调大学生的人际交往26-27
- 3.2.3 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举止27-28
- 3.2.4 激发大学生的自我追求28-29
- 3.3 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29-35
- 3.3.1 学习风气不正,诚信缺失29-30
- 3.3.2 课堂表现被动,,沉默不言30-31
- 3.3.3 人际关系复杂,世俗功利31-33
- 3.3.4 消费理念畸形,盲目虚荣33
- 3.3.5 心理负荷沉重,丧失自我33-35
- 4.面子心理对大学生消极影响的成因分析35-45
- 4.1 社会原因35-38
- 4.1.1 传统文化的影响35-37
- 4.1.2 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7-38
- 4.2 学校原因38-40
- 4.2.1 校风学风的影响38-39
- 4.2.2 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39
- 4.2.3 教学内容不全面的影响39-40
- 4.3 家庭原因40-41
- 4.3.1 经济条件的影响40-41
- 4.3.2 父母期望的影响41
- 4.4 自身原因41-45
- 4.4.1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41-43
- 4.4.2 大学生对面子认识的误区43-45
- 5.面子心理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研究45-57
- 5.1 注重发挥社会效用45-47
- 5.1.1 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45-46
- 5.1.2 建立有效的社会资助制度46-47
- 5.2 创设学校良性情境47-53
- 5.2.1 培育良好的校园精神47-48
- 5.2.2 开展多样的思想教育48-50
- 5.2.3 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50-51
- 5.2.4 策划丰富的教学内容51-52
- 5.2.5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52-53
- 5.3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53
- 5.4 加强积极的自我意识53-57
- 5.4.1 保持健康心理54
- 5.4.2 提升自我修养54-55
- 5.4.3 找准自我定位55-57
- 结语57-58
- 附录58-62
- 参考文献62-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65-66
- 致谢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长春;适应与超越——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4期
2 李卫东;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沈跃瑛;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王忠桥;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J];理论前沿;2000年19期
5 袁敬伟;以发展为主题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7期
6 郭宁生;关于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7 张利先,刘静丽;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特点及施教对策[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祝春梅;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绥化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9 谭先锋;坚持用“三个代表”思想 指导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云梦学刊;2001年05期
10 许疆生;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几点思考[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指针[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2 谢巧生;;大学生群体中理想信念“沙化”现象探析[A];福建省高校辅导员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坛优秀论文汇编[C];2008年
3 刘颖;;让大学生远离邪教[A];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防范抵御邪教 促进社会和谐——中国反邪教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刘殿臣;;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6 马静;刘玉标;;反思与建构:多元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7 靳久良;须卫;焦凤松;;大学生自杀的预警及危机干预机制研究[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程文忠;;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和对策[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王强;;道德信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A];和谐社会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首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5)[C];2005年
10 姚志军;周红松;;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的思考——以弘扬西柏坡精神为例[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杨宜中;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13年
2 河北大学 段艳丽;拓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N];光明日报;2013年
3 韩震;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4 湖南科技大学副校长 刘志坚;重视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N];光明日报;2005年
5 韩振峰;警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N];河北日报;2003年
6 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刘贝贝 林建成;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四个原则[N];光明日报;2014年
7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生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 宫建伟;以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王海丰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9 宁波大学 邓建平;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N];光明日报;2012年
10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 杨江帆;引导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N];福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欢;“六个为什么”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2 张卫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于冰;后危机时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5 谷力群;论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D];辽宁大学;2013年
6 刘峥;大学生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7 王畅;以人为本指导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8 吴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思想变化轨迹与规律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9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君航;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李心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张艳丽;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4 邵红;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5 杜菊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雪梅;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邹小燕;“80、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妹;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年
9 姚晓波;现阶段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任佳钰;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2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382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