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大学的存在的基本标识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高校要“大力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引起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更提出“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的宏伟目标。大学作为优秀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载体,肩负着推动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大学文化建设成为摆在高等教育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什么是大学文化呢,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大学文化,一是大学物质文化;二是大学制度文化;三是大学行为文化;四是大学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徐显明认为大学文化的共同特点有三个:一是有德性;二是有思想;三是有创新性和特色性。
着名哲学家、教育家涂又光教授形象地将大学文化比喻为泡菜文化—— 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而不仅是萝卜、白菜等本身的味道。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文化建设》的讲座中提出:文化才是大学的存在。这是对大学文化最为精辟独到的解读。他从人的主体性存在的判断标准是不是最大限度地受到了尊重推演出只有受人尊重的大学才能真正存在,这正是大学文化所担负的功能。他谈到了大学与文化先进性之间的关系,大学总是引领文化,包括引领精神文化、科技文化和权利文化 他认为:“大学文化最独有的特征是它始终有一种引领性,这种引领性是表现在它始终与文化的先进性结合在一起。”笔者认为“文化是大学的存在”
至少包含这样三层意思:第一,大学不能没有文化;第二,没有文化的大学不是真正的大学;第三,文化是区别不同大学的标识。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成为大学的真谛。对于这样重要的存在,在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中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和重点着力的关键点,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已经走了这么远的大学之路,回归大学的本质,在不久的将来用实际成果来回答钱学森老先生的深深一问。
一、动因: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于民族凝集力、创造力的形成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天然地担负起了保存、传承、创新和引领文化的使命。这一使命让大学和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从本质上讲,高等学校首要任务是培育人才,即选择文化、传承文化,这是存在的基础。其次是研究文化,即创新和发展文化,这是发展的关键。再次是学术交流,即交流文化、切磋文化,这是进步的前提。”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教授指出“大学需要文化,文化需要大学”。他认为,现在一些大学发生的某些问题归根到底是文化,是价值观发生了问题。大学的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大学文化,社会文化的发展也需要大学。“德国把大学看作是民族精神生活的中枢机关,美国把大学看作价值风向标、社会良心的庇护所,所表达的都是大学的文化价值和功能。致力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研究的金耀基教授说:“大学是整个现代化基本的动力,国家需要的硬实力、软实力根本上都来自大学。” 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要明确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二者正是统一于“文化”(既包括具象的知识性文化也包括抽象的价值理念文化);第二,大学也必须认清自身的存在要有“文化”(大学文化自身)作为支撑,调整心态,摆正姿态,努力在文化建设上下功夫;第三,大学应回归本真,追求正确的文化价值导向,在硬实力上,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在软实力方面,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文化的构建、养成和灌输。
二、前提:把大学还给大学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各种声音中,人们广泛达成一致的就是要重新梳理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给大学充分的自主权,实现大学的独立,惟其如此,大学才能像大学,并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因此,把大学还给大学是大学文化建设首要的、先决的前提要件。综观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或多或少都与政府、学校的权责界定不清晰有关。政府部门越权办学,导致“千校一面”;政府部门掌握了高校的财权、人事权、办学评价权,高校存在“官本位”,学校领导首先是官员而不是教育家。有学者道:“敬畏教育,尊重教育,让教育成为教育,是国家理性、国家意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大学没有大学的内涵,没有大学品格和精神,那一切都没有意义,而让大学像大学,则是大学传承和创新文化的前提性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说:“少干预就是敬畏的开始”。不干涉是尊重和给予他人权利的最基本表达。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已经完整地体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了,从扩大办学自主权到“去行政化”的鲜明态度,实践了敬畏和尊重,也表明了政府的决心。
“去行政化”无疑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由之路,但笔者认为与其过多强调“去行政化”,不如提“树独立性”,因为,行政化从来也不是大学的属性和特征,终将成为历史,“去”不是最终目标,也不是发展方向,而“树”才是。笔者更愿意讨论现代大学制度是什么,这样更有建设意义。把大学还给大学,让大学像大学,大学才能有自己的品格和个性,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真正实现依法治校。
三、内驱:高度的文化自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自觉就是对文化的自我觉醒和觉悟。大学的文化自觉是中华民族文化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应当对自身所应坚守的价值有理性和清醒的自觉意识,这是决定大学能够发生改变的内部力量。
“大学的文化自觉是在文化自识,亦即对大学文化在大学发展进程及办学治校育人过程之意义、地位、作用深刻认识基础上的一种文化觉醒、文化省思和文化创新,是对大学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及其对大学文化建设责任的主动担当。”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部分大学出现了功利化的倾向,重功利轻理性,盲目地跟着市场走,以利益最大化作为价值取向,迷失在市场经济的利益之流中。这样的大学是没有前途的,更加无法可持续发展。每一个大学人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大学是一个承载理想的所在,并且自觉担当这份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对大学文化的高度自觉当然地包括了对大学使命的深刻认识,对大学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思考和探索,保持住大学独特的精神,坚持大学的理念和价值追求,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沦为“就业服务站和就业培训班”,成为“学历加工厂”。
四、生存:特色和创新的文化有人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很少有什么东西比大学更能经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间历程的考验。作为人类各种社会组织中最具独特魅力的机构之一的大学是如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大学文化的作用很关键。
大学文化的生命力一方面体现在其特色性上。大学文化标识着不同的大学。威尔逊校长所说的:“普林斯顿不像哈佛,也不希望变成哈佛;反之,也不希望哈佛变成普林斯顿’。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文化传统和办学理念集中体现在大学校训中。如哈佛大学“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剑桥大学“剑桥— — 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加州理工学院“真理让人自由”,麻省理工学院“既学会用脑,也学会动手”等等,充分地体现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办学特色。中国大学目前也在不断凝炼能够体现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还存在着差距。有统计表明,不少“211”大学校训表述雷同,严谨、求实、团结、创新、勤奋等词在许多“211”
大学校训中仅仅是排序上存在差异,有6所大学校训使用的都是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词;用语形式也很单一,98年的“211”大学校训在用语上都是四言二句,或二言四句。当然,大学由于其相同的功能而形成了大学的共性,因此在办学理念上有相似之处是正常的,但是,每所大学的办学历史、所处的地域、办学定位等等都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大学应在特色上下功夫,形成自身的个性,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则体现在人们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创新,赋予其时代的烙印。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种文化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途径。大学是各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策源地,大学文化尤其要引领风气之先,创新应当成为一种本能。惟其如此,大学才能持续发展,生命常青。
综上所述,大学要有“文化是大学的存在”的理性自觉,坚持文化育人,培育有特色和创新性的大学文化。大学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积淀和积累,笔耕论文新浪博客,需要一代又一代师生共同灌溉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学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要把大学文化融人大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成为大学人的习惯。
本文编号:44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4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