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国际学术影响力 国际教育影响力 国际文化影响力
【摘要】:提升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同质同步、互相促进,统一于大学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之中。大学国际影响力是大学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办学文化等综合素质所具有的对外辐射力的彰显,主要表现为国际学术影响力、国际教育影响力、国际文化影响力三个方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升中国大学国际影响力,需要立足中国本土,在打造一流学科、集聚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等方面加强建设。
【作者单位】: 湖北大学党委宣传部;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一流学科 国际学术影响力 国际教育影响力 国际文化影响力
【分类号】:G649.2
【正文快照】: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党中央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教育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世界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前沿领域原始创新的重要源头,是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力量,是汇聚优秀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维和;战略性大学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定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谢天帅,刘建新;谈一流大学建设[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李建强,黄海洋,陈鹏;从九校发展看我国一流大学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Z1期
4 张曦;;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02期
5 张曦;;在创建和谐校园中推进一流大学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12期
6 马陆亭;;制度安排下的一流大学建设[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年05期
7 何超;;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制度创新是关键[J];评价与管理;2007年02期
8 陈武元;洪真裁;;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因素探析[J];东南学术;2008年01期
9 刘承功;;新形势 新视野 新发展——“一流大学建设研讨会(2008)”综述[J];复旦教育论坛;2008年06期
10 李含;;浅谈如何配合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编写大学外宣品[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东成;;与海外企业合作 促进一流大学建设[A];北京高校引进国外智力工作文集(第一辑)[C];2004年
2 张树人;;创建和谐的老年人精神家园 为一流大学建设做贡献[A];第二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中外重大教育发展战略与改革政策的比较研究"课题组;方晓东;李建忠;;日、德、印、俄四国“建设一流大学,培养创新人才”研究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4 姚树印;;忆传统 话一流[A];中华医学会第12次全国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顾秉林;;建设创新文化 造就创新人才[A];《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朱善璐;发扬优秀传统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N];中国教育报;2012年
2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马陆亭;从一流大学建设转向一流体系建设[N];光明日报;2014年
3 朱庆葆;一流大学建设路在何方[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宗堂 舒静;一流大学建设能不能“加快”?[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记者 董少校;9所大学校长探讨一流大学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6 记者 王蕾;聚焦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一流大学建设[N];新清华;2014年
7 马德秀;我对一流大学建设的三点看法[N];光明日报;2004年
8 宋莹 徐宇江 陈晓春;共谋一流大学建设大计[N];新华日报;2005年
9 本报评论员;大力推进一流大学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希;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利达;中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比较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2 程术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捐赠及其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程安宁;基于标杆管理的一流大学建设对策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1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71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