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运用新媒体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随着对数字技术的应用日渐增加,新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如何将新的教育方法、教育概念带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解决的新目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和传播手段大大减少了时间对信息传播的限制,同时也打破了空间对信息传播的束缚,大学生们可以依靠网络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大学生们获取学习资源不再仅仅依靠书本和课堂,网络、新媒体已经开始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得更加快捷化、多样化。然而,由于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尚未完全成熟,在知识的快速更新,信息资源混淆情况下,大学生经常出现困惑并迷失方向的现象。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影响的同时,也要探索新方法和新举措将新媒体切实有效的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通过三个部分分析可如何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提出应对办法:第一部分对如何界定新媒体,以及对新媒体具有哪些特征和类型进行分析,并对比较主流的新媒体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和概念进行归纳总结。第二部分根据新媒体的特点,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的影响,以及造成这些影响的原因。首先是积极影响,新媒体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也通过对新媒体即时快捷的沟通方式的有效利用,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平台、工作方式和实效性。其次是消极影响,包括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对思政教育者权威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的原因。第三部分通过上文的对影响和原因的分析,提出如何合理运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主要包括:提高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影响的重视;运用新媒体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教育方法的创新;建立有效的新媒体支撑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绪论10-18
- 0.1 选题目的及意义10-13
- 0.1.1 选题目的10-11
- 0.1.2 选题意义11-13
- 0.2 研究现状13-16
- 0.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0.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0.3 研究方法16
- 0.3.1 文献研究法16
- 0.3.2 跨学科研究法16
- 0.4 创新点16-18
- 1 新媒体的含义及其特征18-23
- 1.1 新媒体的界定18-20
- 1.1.1 媒体18
- 1.1.2 新媒体18-19
- 1.1.3 新旧媒体的区别19-20
- 1.2 新媒体的特征20-21
- 1.2.1 平等性和交互性20
- 1.2.2 虚拟性和开放性20
- 1.2.3 即时性和便捷性20-21
- 1.2.4 多样性和复杂性21
- 1.3 新媒体的类型21-23
- 1.3.1 数字电视21-22
- 1.3.2 互联网新媒体22
- 1.3.3 手机新媒体22-23
- 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23-34
- 2.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23-27
- 2.1.1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3-24
- 2.1.2 拓宽大学生思想政冶教育平台24-25
- 2.1.3 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25-26
- 2.1.4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6-27
-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27-31
- 2.2.1 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27-29
- 2.2.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29-30
- 2.2.3 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权威性的影响30-31
- 2.3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成因分析31-34
- 2.3.1 新媒体的巨大吸引力导致其在大学生中广泛使用31-32
- 2.3.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新媒体负面影响认识不足32-34
- 3 运用新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34-43
- 3.1 重视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34-37
- 3.1.1 研究新媒体的新特征和新趋势34-35
- 3.1.2 运用新媒体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35-36
- 3.1.3 加强新媒体环境下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36-37
- 3.2 运用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37-38
- 3.2.1 运用新媒体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37-38
- 3.2.2 运用新媒体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途径38
- 3.3 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支撑平台38-40
- 3.3.1 建立网络教学互动平台38-39
- 3.3.2 完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微信沟通反馈机制39-40
- 3.4 提高媒介素养40-43
- 3.4.1 提高媒体传播者的媒介素养40-41
- 3.4.2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41-42
- 3.4.3 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42-43
- 结束语43-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51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751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