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09 06:41

  本文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 比较 启示


【摘要】:新时期,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使命。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的思想,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公民教育从始至终都予以高度的重视,从事了大量颇具实效性的教育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通过与美国公民教育进行比较分析,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性意义极大,我们要借鉴美国公民教育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发展与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切实增强其实效性。本文利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等,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时代特点,通过分析比较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目标、教育的方式方法及内容的异同,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揭示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最后得出我们既要继承和发扬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又要吸收国外的优秀成果,创造符合我国高校发展实际的新鲜经验,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的结论。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部分。阐述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第二部分:通过查阅资料,对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客观认识,通过对二者基本概念的阐述,归纳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为下文比较奠定基础。第三部分:从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及现状入手,比较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环境的差异,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其差异进行深入分析,为将美国公民教育的经验进行“本土化”利用引领了方向。第四部分:提出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即要在坚持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教育目标、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和实效性。
【关键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美国公民教育 比较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学位论女的主要创新点3-4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3
  • 一、选题背景9
  • 二、研究现状9-11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四、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客观认识公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13-17
  • 1.1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阐述13-14
  • 1.1.1 公民教育13
  • 1.1.2 思想政治教育13-14
  • 1.2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14-17
  • 1.2.1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14-15
  • 1.2.2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15-17
  • 第二章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分析17-35
  • 2.1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7-20
  • 2.1.1 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17-18
  • 2.1.2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变迁18-20
  • 2.2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差异20-31
  • 2.2.1 培育目标的差异20-22
  • 2.2.2 教育内容的差异22-27
  • 2.2.3 教育方式方法的差异27-31
  • 2.3 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差异性产生的原因31-35
  • 2.3.1 社会因素31-32
  • 2.3.2 学校因素32-33
  • 2.3.3 家庭因素33-35
  • 第三章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35-51
  • 3.1 明晰教育目标,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35-37
  • 3.1.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35-36
  • 3.1.2 增强目标设定的层次性,实现“以生为本”36
  • 3.1.3 加强责任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6-37
  • 3.2 丰富教育内容,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37-43
  • 3.2.1 注重操作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38-39
  • 3.2.2 整合学科间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39-41
  • 3.2.3 加大文化渗透力度,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底蕴41-43
  • 3.3 创新教育方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43-46
  • 3.3.1 重视隐性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润物无声43-44
  • 3.3.2 强调实践教育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化程度44-45
  • 3.3.3 探索咨询辅导法,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45-46
  • 3.4 优化教育环境,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46-51
  • 3.4.1 改进传媒环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舆论氛围46-47
  • 3.4.2 完善教育场馆、基地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利条件47-48
  • 3.4.3 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48-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7
  • 发表论文57-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2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3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4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5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6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7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8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9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王泽洲;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点思考[J];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翁文泰;姚其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本诉求[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7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7年

2 陈潜;陈均宝;;对“大学生村官”上任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3 石霖;;思想政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4 周加胜;;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5 张松峰;;加强和改进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A];河南省烟草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获奖论文集(下)[C];2008年

6 黄振宣;;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结合的途径[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熊继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A];宜春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许溪沙;王施施;;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分阶段培养中的引领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芳;程影;;以科学发展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10 许克毅;曹凯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中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正铭;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N];广西日报;2005年

2 解放军报记者 董强 本社记者 曹智;全军和武警部队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N];人民日报;2000年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年

4 王天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与量[N];光明日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创造性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6 张弛 周奔;喜看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新格局[N];解放军报;2007年

7 陈锐邋特约记者 唐向东;总后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N];解放军报;2007年

8 张瑞霞;全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首府召开[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9 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 马奇柯;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N];人民日报;2007年

10 张荣邋记者 夏洪青;二炮某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服务[N];解放军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18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18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