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18:19

  本文关键词:高校课堂师生互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互动 互动类型 影响因素 互动效果


【摘要】:课堂是学生和教师互动最主要的场所,因此对于高校教师和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课堂是将社会生活和学术知识相结合的重要渠道,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行为以及双方之间的互动模式一直是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以探究高校在读生及部分高校毕业生对于课堂互动意愿、课堂互动效果、课堂互动类型、互动方式的了解和自我感受。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我国高校课堂互动总体情况、影响课堂互动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高校课堂互动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学生课前互动准备较差即使意识到课前准备有助于课堂互动的展开但是仍有大部分学生不愿进行课堂前准备;(2)课堂互动频度较低,互动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沉闷;(3)师生在课堂互动材料选取上没有达成共识,学生反映教师在课堂上愿意使用专业知识与技能指导作为课堂互动材料,而学生本身却更愿意参与社会现象或生活素材的探讨与分析;(4)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进行课堂互动时,学生普遍采取的态度与行为是回避、“低头”不予响应,同时互动类型不理想。在对课堂互动影响因素差异性分析中,发现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对课堂互动意愿、课堂互动类型、课堂行为表现、课堂互动效果存在较大影响,而学习动机对课堂互动效果、课堂互动类型影响不显著。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风格对高校课堂互动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本研究尝试对课堂互动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议,首先注重课堂互动准备,其次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重视课堂知识学习,再次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风格的形成。
【关键词】:课堂互动 互动类型 影响因素 互动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8-9
  • 1.1.1 问题的提出8-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9-11
  • 1.2.1 研究内容9-10
  • 1.2.2 研究方法10-11
  • 1.3 技术路线11-12
  • 1.4 研究创新12-13
  • 2 文献综述13-25
  • 2.1 师生课堂互动概念综述13-14
  • 2.2 师生课堂互动影响因素综述14-20
  • 2.2.1 师生课前准备文献研究14-15
  • 2.2.2 师生个人特质文献综述15-20
  • 2.3 师生互动类型文献综述20-24
  • 2.4 结论24-25
  • 3 高校师生课堂互动现状分析25-32
  •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25
  • 3.2 样本统计分析25-26
  • 3.3 师生互动总体情况分析26-31
  • 3.3.1 师生课堂互动内容广度化26-27
  • 3.3.2 课堂互动频度较低27-28
  • 3.3.3 课前互动准备较差28
  • 3.3.4 师生课堂互动材料兴趣不一致28-29
  • 3.3.5 师生互动类型不理想29-30
  • 3.3.6 课堂气氛沉闷30-31
  • 3.3.7 课堂互动效果较差31
  • 3.4 小结31-32
  • 4 课堂互动影响因素分析32-44
  • 4.1 学生影响因素分析32-41
  • 4.1.1 学习态度分析32-35
  • 4.1.2 学习风格分析35-38
  • 4.1.3 学习动机影响分析38-41
  • 4.2 教师影响因素分析41-42
  • 4.2.1 教师教学风格分析41-42
  • 4.2.2 教师教学态度影响分析42
  • 4.3 结论42-44
  • 5 关于打破课堂沉默提高课堂互动的建议44-52
  • 5.1 为课堂有效互动做充分准备44-47
  • 5.1.1 做好课前准备44-45
  • 5.1.2 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45-46
  • 5.1.3 选择民主型互动方式46-47
  • 5.2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动机,,重视课堂知识学习47-49
  • 5.2.1 养成良好学习风格47-48
  • 5.2.2 注重专业学习意识48
  • 5.2.3 勇于自我表达48-49
  • 5.3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风格的形成49-52
  • 5.3.1 改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大学生专业承诺意识49-50
  • 5.3.2 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格50
  • 5.3.3 培养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增强教师感染力50-52
  • 6 结论52-53
  • 6.1 研究结论52
  • 6.2 未来展望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57-60
  • 致谢60-61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守国;;课堂师生互动的本质、条件与实现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9年27期

2 刘尧;戴海燕;;课堂师生互动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研究;2010年06期

3 李艳伟;冷泽兵;;当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文教资料;2010年13期

4 王芳;关于课堂师生互动差异的理性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02期

5 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马吉宏;;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公平问题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01期

7 亓玉慧;;浅谈课堂师生互动的优化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9年09期

8 李含平;;黑龙江省高校俄语专业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9 吴文海;;课堂师生互动障碍及解决对策[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5期

10 闫焕文;;初中美术课堂师生互动初探[J];学周刊;2011年2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彩霞;;浅谈课堂师生互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哲;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孟靖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郎园园;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空间差异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禄涵;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杨琦;课堂师生互动的言谈分析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6 刘丹丹;新疆昌吉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现状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7 李枝敏;高中地理新手—专家型教师课堂师生互动比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晨辉;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多模态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婷;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芳;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情况的案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25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25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2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