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22:34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 助人为乐精神 培育


【摘要】: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整个社会应该大力倡导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在当今社会,这种优秀的理想人格和行为规范,似乎渐渐被人们遗忘,特别是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也不在那么重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助人为乐精神是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表现。乐于帮助别人,是对人最实际的尊重。它表现为对人的照顾、关怀、体贴。别人有困难,乐于帮助;人们之间有纠纷,热心调解;别人有了缺点或错误,能善意指出,对助人为乐精神的研究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的深化的表现。所以必须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并使之将助人为乐精神内化于心,自觉转化为助人为乐行为。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和数据实证调查的基础上,从“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必要性出发,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当前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探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引导他们激发助人为乐精神。实证研究表明,当前“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爱心的缺失。这表现在他们对父母、朋友、他人和社会的人性、亲情、爱心的缺失。第二,责任心的缺失。表现在对他人、集体、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的缺失。第三,理想信念的缺失。表现在个人信仰、理想品格追求的缺失。本文结合存在的问题,从内外因作为切入点,个人自身因素加上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外部条件来分析其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一,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造成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第二,学校教育的偏差造成高校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差,这表现在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相关课程和内容缺乏、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单一、培育的评价机制不健全。第三,家庭教育的错位,表现在父母对孩子只重视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品德的教育、家庭的不良示范等对“90后”大学生造成情感的冷漠和严重的助人心理压力。第四,部分“90后”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不足,这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认知水平有限。要切实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本文除了绪论和结束语外从七个部分加以阐述:第一部分是助人为乐概述及意义。首先梳理了助人为乐与社会公德的所属关系,并对助人为乐与志愿服务、见义勇为、一般救助义务做比较,从而对助人为乐精神的定义、分类、本质与特征作出细致的界定。最后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层面分析了加强“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意义。第二部分是助人为乐精神的伦理分析。本部分内容首先进行助人为乐精神的中西溯源,从中西方传统上挖掘出助人为乐精神的优秀思想品德传统,然后以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本观为指导,阐明培育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必要性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总标准。首先从助人为乐精神的上级概念“道德”出发,探讨道德在不同场合的总标准体系,再从助人为乐本身出发,阐述无偿助人为乐“度”的匹配,即在不同情境中助人为乐精神“应该性”与“选择性”。最后归纳出助人为乐精神“道德层次性”标准性质的发展。第四部分是大学生助人为乐与思想政治教育。该部分从思想政教育学原理出发探究助人为乐精神教育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从属关系,阐述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特点与规律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第五部分是“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现状及成因分析。本部分行文前针对“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现状、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现状做调查。数据显示,当前部分“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存在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人性、爱心的缺失,责任心、奉献精神的缺失,信仰、信念的缺失。在厘清“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现状后,行文最后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内外结合四部分阐析“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原因。第六、七部分是“90后”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原则、目标和具体途径。首先为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体系制定标准,再而充实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课程和内容,拓宽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途径和方式,构建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长效机制。此外,要加强助人为乐精神教育的外部环境建设,最终的落脚点还要强化“90后”大学生的自我修养。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助人为乐精神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8
  •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11-13
  • 1. 选题背景11-12
  • 2. 选题意义12-13
  • (二) 研究现状13-16
  • 1. 国内研究动态13-15
  • 2. 国外研究动态15-16
  • 3. 文章的创新点16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17
  • 1. 研究思路16
  • 2. 研究方法16-17
  • (四) 数据来源和样本结构17-18
  • 一、助人为乐概述及意义18-36
  • (一) 助人为乐的涵义18-19
  • (二) 助人为乐与其他概念的关系19-23
  • 1. 助人为乐与社会公德20-21
  • 2. 助人为乐与志愿服务21-22
  • 3. 助人为乐与见义勇为22
  • 4. 助人为乐与一般救助义务22-23
  • (三) 助人为乐概念界定与特征23-27
  • 1. 道德应该23-24
  • 2. 助人为乐的道德属性24
  • 3. 助人为乐概念界定、特征24-27
  • (四) 助人为乐分类27-31
  • 1. 助人为乐分类维度27-28
  • 2. 助人为乐的四种分类28-31
  • (五) 大学生与助人为乐精神31-36
  • 1. 大学生与助人为乐31-32
  • 2. 加强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的意义32-36
  • 二、助人为乐精神的伦理分析36-40
  • (一) 助人为乐精神的中西溯源36-38
  • 1. 助人为乐精神的中国传统伦理源泉36-37
  • 2. 助人为乐精神的西方源流37-38
  • (二) 助人为乐精神的理论基础38-40
  • 1. 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是科学理解助人为乐精神的理论基础38-39
  •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是助人为乐精神的现实理论依据39-40
  • 三、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总标准40-47
  • (一) 助人为乐精神的道德总标准体系40-43
  • 1. 道德总标准40-41
  • 2. 利益冲突与否的道德总标准41-43
  • (二) 无偿助人为乐“度”的匹配43-47
  • 1. 权利与道德权利43
  • 2. 义务与道德义务43-44
  • 3. 无偿助人为乐原则44
  • 4. 无偿助人为乐“度量”44-47
  • 四、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与道德观教育47-50
  • 1. 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是道德观教育的内容之要47-48
  • 2. 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是道德观教育的目的之义48
  • 3. 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过程及规律印证道德观教育过程及规律48-50
  • 五、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现状及成因分析50-62
  • (一)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现状——基于社会调查的研究50-57
  • 1. 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现状50-51
  • 2.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意愿现状51-54
  • 3.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的来源54-56
  • 4.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动机现状56-57
  • (二)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现状分析57-59
  • 1. 远大理想、高尚精神追求的缺失57-58
  • 2. 对他人、集体、社会的奉献精神的缺失58
  • 3. 人性、爱心的缺失58-59
  • (三)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59-62
  • 1. 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59
  • 2. 网络不良文化的污染59-60
  • 3. 媒体、舆论宣传的失真60
  • 4. 大学“人文关怀”理念落实不到位60
  • 5. 学校德育工作的偏差60-61
  • 6. 家庭教育的错位61
  • 7. 大学生自我修养的不足61-62
  • 六、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目标及原则62-64
  • (一) 确立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目标62-63
  • 1. 助人为乐精神“道德层次性”标准性质的发展62
  • 2. 当代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总标准62-63
  • (二) 建设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原则63-64
  • 1. 行为主体的自觉性原则63
  • 2. 正面引导原则63-64
  • 七、大学生助人为乐精神培育途径64-69
  • (一) 学校道德教育建设64-67
  • 1. 建设大学助人友爱精神文化64-65
  • 2. 建设大学助人友爱制度文化65
  • 3. 建设大学助人友爱环境文化65-66
  • 4. 建设大学助人友爱行为文化66-67
  • 5. 建设校园志愿服务活动文化67
  • (二) 自我道德修养67-69
  • 1. 求知积善的方法67
  • 2. 躬行实践的方法67-68
  • 3. 兼听内省的方法68-69
  • 结束语69-70
  • 注释70-73
  • 参考文献73-75
  • 附录75-78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课题研究78-79
  • 致谢79-8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超;论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道德能力培养[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4期

2 祁冰;浅析儿童的说谎心理[J];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3年34期

3 陈宇波;肖松;;关于加强村民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刘义康,郭立东;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几点建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4期

5 彭文英;;谈大学生社区道德品质的培养[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期

6 黄月细;;公民道德:道德建设制度化的视域探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林译丛;刘诗波;;从道德品质的角度看教育惩罚[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年06期

8 刘丙元;;生活叙事:道德教育方式新取向[J];教学与管理;2007年01期

9 吴原;;从自爱到道德——兼析道德教育的失效[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23期

10 董海霞;;从宗教与道德的关联视角审理道德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9年2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华龙;;道德、公德与私德[A];风正帆悬第二集——道德建设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卢天赐;;加强“小公民”道德建设: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策[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覃幼凌;;加快网络空间的公民道德建设步伐——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郝文清;;论手机道德[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徐斌;;教师应注重学生公民道德情感教育和培养[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论法律与道德差异性认知的误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7 石海红;;新形势下的社会道德品质的养成和发展[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多海;杨爱东;许世成;;家庭学校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9 韦启光;;道德建设在构筑贵州“精神高地”中的地位和作用[A];“构筑‘自觉自信自强、创先创新创优’精神高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潘艳;;公民道德建设活动重在全社会参与[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台湾“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思想》杂志总编辑 钱永祥;克服道德异化,恢复道德的生命力[N];东方早报;2012年

2 张尼 张哲 编译;学者建议严格审核候选校长道德品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记者 刘勇;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大力弘扬道德模范的伟大精神[N];江西日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法律支持与制度保障[N];法制日报;2003年

5 教育部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伟东;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N];经济日报;2001年

6 赵建英;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道德建设[N];山西日报;2003年

7 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祝谦;道德建设七题[N];新疆日报(汉);2001年

8 李培超;让高尚的道德回归生活、引领生活[N];光明日报;2006年

9 邓伟志;完善道德结构 提升道德境界[N];学习时报;2006年

10 田承坤;道德的本质与社会功能[N];本溪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郑信军;道德敏感性[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胡钦太;网络教育中道德自主学习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易珉;企业管理中的道德风险及其规避[D];中南大学;2008年

5 高亚杰;战后日本道德教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红静;大学生宽恕心理及其教育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阳红光;公安执法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琳琳;网络舆论伦理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2 侯玲玲;科学技术对道德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3 吕小艺;面向生活的道德:现代西方“反理论”思潮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王超;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问题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5 贾佩玲;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培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金炜;论高校体育的道德培养功能[D];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

7 王远;孟子的道德情感主义探析[D];贵州大学;2015年

8 马艳艳;文化与道德的关系及道德建设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曹怡;道德同一性、思维抽象性水平对道德伪善的影响[D];宁波大学;2015年

10 王银妹;静宁县留守儿童道德养成机制创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39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39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c3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