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支持系统建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8:52

  本文关键词:高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支持系统建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普通高校转型 产教融合 支持系统


【摘要】:随着21世纪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无论在质量和数量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以及一些民办院校都加入了普通高校的队伍中。这些院校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优秀人才,尤其是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由于普通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产教融合中出现的法律法规保障、经费保障、组织保障、综合评价机制等问题,已成为合作中诸多问题的焦点。因此,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的建立,是产教融合能否持续发展、有效运行的关键问题。本文从我国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应用型大学产教融合的有益做法,以产教融合为主线,对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归纳并分析了国内外高校校企合作的特点,采用多学科视角观察,例如教育学、管理学等,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方法,建立普通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本文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对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建立进行动因分析,提出我们国家在普通高校产教融合方面存在哪些问题;第二,阐述产教融合法规制定的必要性,以及推进产教融合法规制定的具体路径;第三,高校产教融合财税支持系统的建立主要通过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及构建全方位财税政策支持体系;第四,高校产教融合组织支持系统的构建主要考虑通过组织运行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第五,高校产教融合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建立分为三部分,分别为产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产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产教融合实效性评价方法,建立一套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的高校产教融合综合评价机制。
【关键词】:普通高校转型 产教融合 支持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引言8-15
  • 一、研究缘起8-9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9-10
  • (一)研究目的9
  • (二)研究意义9-10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一)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二)国外研究现状12
  • (三)研究述评12-13
  •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13-14
  • (一)研究方法13
  • (二)研究思路13-14
  • 五、创新与不足14-15
  • 第二章 高校产教融合支持系统建立的动因分析15-20
  • 一、产教融合立法工作迟缓15-16
  • 二、产教融合财政政策缺失16-18
  • 三、产教融合组织保障匮乏18
  • 四、产教融合评价体系欠缺18-20
  • 第三章 高校产教融合法规支持系统建立20-26
  • 一、产教融合法规制定的必要性20-23
  • (一)监督保障20-21
  • (二)经费保障21-22
  • (三)政策保障22-23
  • 二、推进产教融合法规制定的具体路径23-26
  • (一)加快建立国家级法规23
  • (二)完善行业及地方性法规23-25
  • (三)推行专门的产教融合法规25-26
  • 第四章 高校产教融合财税支持系统建立26-30
  • 一、建立多渠道经费保障机制26-28
  • (一)政府设立专项资金26-27
  • (二)高校及企业设立专项资金27
  • (三)设立产教融合贷款及创新资金27-28
  • (四)建立与完善产教融合风险投资机制28
  • 二、构建全方位财税政策支持体系28-30
  • 第五章 高校产教融合组织支持系统建立30-35
  • 一、建立产教融合组织运行管理机构30-32
  • (一)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协调机制30-31
  • (二)高校建立产教融合协调机构31
  • (三)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协调机构31-32
  • 二、健全产教融合运行机制32-35
  • (一)建立产教融合宏观调控机制32
  • (二)完善高校和企业内部调控机制32-33
  • (三)建立产教融合监督检查机制33
  • (四)建立产教融合创新机制33-35
  • 第六章 高校产教融合综合评价支持系统建立35-40
  • 一、产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原则35-36
  • 二、产教融合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36-38
  • 三、产教融合实效性评价方法3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46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芬;;非正式支持系统打开毕业生就业的窗户[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2 杨英;机器人程序支持系统的概念[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3 杨英;实现私有化方案的自动化支持系统[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4 马子麟;协作群组的群组支持系统[J];管理科学文摘;1997年09期

5 ;下一代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支持系统[J];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12期

6 陈叶梅,彭川宇;专家队伍建设支持系统的管理制度模式及其创新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7 姚炎祥,孙小云;环境支持系统与苏州可持续发展[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04期

8 王培刚;;巩固和发展学生记忆的三项支持系统[J];科学教育;2003年01期

9 李良进;;大学生就业支持系统理性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5期

10 王君健;井凤;;浅议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社会支持系统[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元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支持系统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李渊;苏海龙;王新军;;新一代规划支持系统:现状与思考[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于恩彦;;老年患者心理社会支持系统[A];2005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4 付微;孟波;;一种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支持系统[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李智玲;;聋儿社会支持系统及其构建理念[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八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6 刘伟;曾庆凯;;安全评估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A];2009全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秦旭芳;王丽云;孙雁飞;;论“做中学”科学教育文化境脉的本质与支持系统[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8 左小德;顾培亮;;管理支持系统(MSS)的概念及框架[A];复杂巨系统理论·方法·应用——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9 杨磊;褚红玲;于欣;党卫民;郭金华;吴子俊;马燕桃;钮文异;周金鹏;丁鸿;张美燕;肖罗敏;;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工人社会支持系统特点的质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九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唐锡晋;顾基发;;软系统方法对管理支持系统的思考[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乜守才;“我要安全”的支持系统[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金山;构建小店主新时代的支持系统[N];南方日报;2014年

3 李松;百特赛威推出电信市场营销支持系统[N];人民邮电;2002年

4 记者  郑小洁;《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人民法庭版)全面启动[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通讯员 汤浩桢;家庭压力何其大 社会支持何其少[N];联合时报;2007年

6 ;创智开发新一代电信支持系统[N];人民邮电;2000年

7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课题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构建人民银行研究支持系统[N];金融时报;2008年

8 吴秀军;《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演示汇报[N];人民法院报;2003年

9 记者 王焕平;中国审判法律应用支持系统将在法院推广配备[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李友梅;转型期社会稳定的支持系统[N];文汇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付宏财;决策的知识管理支持理论方法及支持系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大宇;制造业柔性决策支持系统及智能技术应用约束条件研究[D];机械科学研究院;2003年

4 王贵波;待移植器官体外支持系统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5 刘敬学;面向指挥决策的取证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琳;工行科技服务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3年

2 周卌;苏州工业园区博爱学校社会支持系统的建构、运作及评估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高苗苗;基于24小时知识工厂的服务支持系统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6年

4 刘媛媛;高校转型背景下产教融合支持系统建立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5 侯晓丽;城市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莉;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胡志勇;高职顶岗实习在线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付海东;基于网络的学习支持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苏晓丽;网络化学习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雪峰;职业技术教育计算机课程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427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427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3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