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基于接受认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1:01

  本文关键词:基于接受认识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接受认识论 接受效果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必修课之一,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已是党和国家、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其实效性更是重中之重。确保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接受效果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最实际的手段。本论文以高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为依据,展开对六所高校的大学生的接受效果调查。借助统计软件SPSS19.0对接受状况进行分析。并在以接受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接受认识论的视角下,对接受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现状,力图证实影响接受效果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效果。全文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和接受认识论的内涵及关系。第二部分,对涉及六所高校各专业的大学生所填写的497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分析出这六所高校的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状况。第三部分,通过问卷分析影响接受效果的原因及因素。第四部分,在接受认识论的视角下,结合调查结果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涉及的要素,为提高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如何优化相关因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接受认识论 接受效果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24
  • (一) 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9-13
  • 1、选题缘由9-11
  • 2、概念界定11-13
  • (二) 文献综述13-19
  • 1、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问题的宏观指导性研究13-15
  • 2、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问题15-18
  • 3、研究综述总结18-19
  • (三) 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19-22
  • 1、研究目的19-20
  • 2、研究意义20-21
  • 3、研究方法21-22
  • (四)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22-24
  • 1、研究重点22
  • 2、研究难点22-23
  • 3、创新点23-24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与接受认识论的内涵及关系24-32
  •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24-28
  •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内涵24-25
  •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目标25-26
  •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依据及观测指标26-28
  • (二) 接受认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关系28-32
  • 1、接受认识论28-29
  • 2、接受认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及接受效果的关系29-32
  •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现状:以昆明地区六所高校为例的个案分析32-49
  • (一) 问卷调查对象及信度分析32-34
  • 1、问卷调查对象32
  • 2、问卷信度分析32-34
  • (二)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34-49
  • 1、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目标的接受34-38
  • 2、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的接受38-40
  • 3、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目标的接受40-43
  • 4、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力目标的接受43-47
  • 5、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认知状况及满意度47-49
  • 6、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总结49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49-87
  • (一) 接受主体的相关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影响50-62
  • 1、接受动机对接受效果的影响50-57
  • 2、接受态度和接受感受对接受效果的影响57-62
  • 3、接受者的理解能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影响62
  • (二) 接受介体因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影响62-76
  • 1、教学内容认知感受对接受效果的影响63-68
  • 2、教材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影响68-71
  • 3、教学方式方法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的影响71-76
  • (三) 环境和实践的影响76-83
  • 1、实践状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接受效果的影响76-80
  • 2、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对接受效果的影响80-83
  • (四) 施教主体的相关因素对接受效果的影响83-87
  • 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接受效果的对策87-102
  • (一) 优化接受主体因素提高接受效果87-91
  • 1、学生要有主体意识88-89
  • 2、学生要明确自身需要89-91
  • 3、学生要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91
  • (二) 优化接受介体因素提高接受效果91-94
  • 1、优化接受内容91-92
  • 2、优化教学方式和策略92-93
  • 3、建立好意义、语言和内容之间的联系93-94
  • 4、充分利用好现代媒介94
  • (三) 优化接受环体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94-97
  • 1、优化课堂外环境95
  • 2 、优化课堂内环境95-97
  • (四) 优化施教主体因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效果97-102
  • 1、提升施教主体素质97-99
  • 2、明确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99-100
  • 3、处理好“授”和“受”的关系100-101
  • 4、了解和把握学生的“前理解”101-102
  • 结语102-104
  • 附件104-108
  • 参考文献108-112
  • 致谢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建利;政治理论课与“三个自觉”[J];高校理论战线;2000年09期

2 张秀荷,马凤娟,董连堂;努力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3 沈济时;加强和改善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进高校素质教育[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4 曲跃厚;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李向成;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把握的五个特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6 白刚;《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五个转换》[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7 刘立祥;激情与政治理论课教学[J];思想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8 雷丽君;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相结合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9 林红;运用“情感启发”教好政治理论课[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01期

10 何美金;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的途径[J];吉林教育科学;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令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俞丽君;李春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析[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3 张新薇;;独立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4 周贵卯;;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和谐校园建设[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5 何伟纲;王国强;;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主体作用[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李光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李立勇;李贵成;;适应两个变 实现两个转变 提高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8 陈效兰;吴征;;师生互动式案例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运用[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9 张维薇;;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实施的几点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杨经录;;一体化:科学发展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系的当代表征[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忠;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N];青岛日报;2005年

2 王淑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代乐;全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研讨会在贵阳召开[N];贵州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晖;全省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召开[N];河南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欣;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新局面[N];青海日报;2008年

6 广西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专家组首席专家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 韦日平;“八○后教师、九○后学生”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N];光明日报;2009年

7 江南大学教授 谢振荣;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N];人民日报;2010年

8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黄蓉生 程龙;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N];光明日报;2009年

9 程美东;我们应怎样看待思想政治理论课[N];人民日报;2013年

10 记者 江芸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年推出50名省级名师[N];四川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能力发展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2 叶荣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建设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文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艳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社会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5 陈鸿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余清;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教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郭纯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喻刚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逃课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杨元芳;四川省独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6 曹福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宁;问题·原因·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郎蜀岚;以05方案为指导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孙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评价及其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董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561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561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97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