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创新与崛起—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04:38

  本文关键词:创新与崛起—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创新 崛起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美国高等教育


【摘要】:自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被认为经历了从意大利(1410-1530)、英国(1600-1750)、法国(1650-1830)、德国(1770-1830)到美国(1830-)的四次转移,形成了五大中心。从意大利、英国、法国到德国,再到美国的每一次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不仅仅是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区域性转移,更是其时领军世界高等教育的高等教育中心的变革与成长,以及由此导致的各国高等教育体制的重新洗牌。英、法和德三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在其中心时期都对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1933年,纳粹上台后,在法西斯专政的独裁统治下,德国高等教育迅速衰落。翌年,诺贝尔奖官网公布获奖者名单,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四个领域的获奖者全部来自美国,标志着美国取代德国成为新的“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观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我们发现,早在一个世纪前,美国就已经形成了独特稳定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其基本结构在一个世纪里都未曾发生改变,并使美国成为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最为发达的国家。然而在19世纪以前,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十分贫瘠,大学的学术质量远不及欧洲各国大学的水准。一直到进入19世纪以后,美国高等教育利用其后发优势,一方面吸收和继承英、法、德等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制度,另一方面通过自身不断的变革与创新,逐渐形成了具有“共同治理”、公私立大学并举、“学术自由”等鲜明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并在高等教育规模和诺贝尔奖获得者数量、一流大学数量等代表高等教育质量指标上以绝对优势超越英、法、德等老牌高等教育强国。2008年,我国高校在校生2021万,高等教育规模首次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一,但在科研实力、一流大学数量和国际化水平等方面与欧美高等教育强国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当前全球高等教育“美国化”趋势下,中国面临的变革抉择是与17世纪-18世纪末美国面临英国“牛桥”模式、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美国面临法国教育理念以及19世纪初-19世纪末美国面临德国大学的变革抉择相一致的。在我国高等教育人口基数如此庞大的现实国情下,参考美国建设世界高等教育中心、发展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对我国发展高等教育、实现“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目标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创新 崛起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 美国高等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9.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32
  • (一) 问题提出11-13
  • (二) 研究意义13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3-15
  • 1. 世界高等教育中心13-14
  • 2. 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14-15
  • (四) 文献综述15-30
  • 1. 关于世界科学活动中心的研究16-18
  • 2. 关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研究18-20
  • 3. 关于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研究20-22
  • 4. 关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研究22-30
  • (五) 研究思路与方法30-32
  • 1. 研究思路30
  • 2. 研究方法30-32
  • 一、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背景32-38
  • (一) “新大陆”的发现与地域文化的多样性32-33
  • (二) 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与国际地位的跃升33-34
  • (三) 联邦主义(Federalism)与教育的放权34-36
  • (四) “美国梦”与美国教育的工具导向36-38
  • 二、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过程38-66
  • (一) 殖民地时期:美国私立高等教育的萌芽38-43
  • (二) 新国家时期:美国私立高校的自治43-48
  • (三) 独立战争时期至19世纪末:美国州立大学的勃兴48-51
  • (四) 南北战争时期至美国大学协会的诞生:美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51-56
  • (五) 南北战争时期至20世纪初:美国应用型大学的发展56-59
  • (六) 南北战争时期至《关于学院与大学治理的声明》的发表:美国高校治理结构的成熟59-62
  • (七) 19世纪末至20世纪末:美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张62-66
  • 三、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主要标志66-83
  • (一) 高等教育规模:“大众化”先导66-68
  • (二) 科研实力:科学家的摇篮68-73
  • (三) 一流大学数量:世界三大大学排行榜的宠儿73-75
  • (四) 高等教育辐射: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集大成者75-77
  • (五) 加州高等教育体系:系统化发展的区域高教模式77-83
  • 1. 加州高教总体规划制定的背景78-79
  • 2. 加州高教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79-81
  • 3. 加州高教总体规划的影响81-83
  • 四、美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中心的几点启示83-99
  • (一) 保障高校独立性,倡导“学术自由”的大学核心理念84-86
  • (二) 鼓励特色办学,促进形成分层定位的高等教育体系86-89
  • (三) 优化高校管理体制,探索“共同治理”的新模式89-92
  • (四) 重视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建设高等教育的多元投入机制92-96
  • (五) 并轨“高职”、“高专”,塑造我国短期高校优势特色96-99
  • 结语99-101
  • 参考文献101-111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111-112
  • 致谢112-1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成东;李建军;;莫里尔法案对美国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影响[J];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02期

2 苟朝莉;;美国“教授治校”的研究及其启示[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谭颖芳;;美国区域高等教育生态的共生范式——以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为例[J];江苏高教;2014年03期

4 沈文钦;王东芳;;世界高等教育体系的五大梯队与中国的战略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5 别敦荣;张征;;美国何以成为20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强国[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6 杨艳蕾;;当代“威斯康星理念”的新发展及其启示——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7 朱家德;;学术组织创新与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8期

8 孔捷;迟芳;Matthias Hahn;;从讲座制到学系制——兼论德国大学与美国大学的相互影响[J];江苏高教;2011年02期

9 胡保利;;教育立法与美国高等教育的两次跨越式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10 何振海;;高等教育系统化发展的策略选择——美国加州公立高等教育系统的特征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本文编号:8609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8609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d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