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7:15

  本文关键词:“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韩流” 大学生 价值观


【摘要】:“韩流”在20世纪90年代末涌入中国,以韩国流行音乐、韩剧、韩国校园小说等大众文化为载体,在中国广泛地掀起了推崇韩国流行文化的风潮。最近几年,这种风潮更加流行,“韩流”已经进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追捧。基于此现象,“韩流”不可避免的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获取“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具体信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南京市大学生为样本,对“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做了详细调查。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韩流”影响下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本文首先阐释了“韩流”的概念表现形式、主要特点以及在大学生中流行的状况。笔者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大学生对“韩流”的认识情况、喜欢程度、接触方式以及“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和相关实践的基础上,界定了“韩流”的概念,并且分别阐述了“韩流’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总结了“韩流”在大学生中的流行情况;其次,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积极影响主要包括帮助大学生了解韩国的历史与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消遣娱乐的方式、引领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和强化了大学生个性化精神;消极影响主要包括导致人生价值观的享乐化、导致消费价值观的盲目化、导致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导致婚恋价值观的畸形化和导致道德价值观的利己化,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最后,根据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和存在消极影响的原因重点阐述了应对这些消极影响的策略。具体对策有丰富高校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社会和政府加强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发展;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抵制庸俗之风。
【关键词】:“韩流” 大学生 价值观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6
  •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9-11
  • (一) 选题的理由9-10
  • (二) 选题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综述11-14
  • (一) 对于“韩流”内涵的界定11
  • (二) 关于“韩流”兴起的背景11-12
  • (三) 对于“韩流”带来影响的研究12-13
  • (四) 关于应对“韩流”带来消极影响的措施研究13-14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4-16
  • (一) 研究方法14
  • (二) 创新之处14-16
  • 第一章 “韩流”的相关概述16-28
  • 一、“韩流”的内涵16-17
  • 二、“韩流”的主要表现形式17-22
  • (一) 韩国电视剧17-18
  • (二) 韩国电影18-19
  • (三) 韩国小说19-20
  • (四) 韩国饮食20-21
  • (五) 韩国游戏21-22
  • (六) 韩国音乐22
  • 三、“韩流”的主要特点22-25
  • (一) “韩流”的流行性22-23
  • (二)“韩流”的商业性23-24
  • (三) “韩流”的媒介性24
  • (四) “韩流”的渗透性24-25
  • (五) “韩流”的娱乐性25
  • 四、"韩流"在大学生中流行的情况25-28
  • 第二章 “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28-51
  • 一、大学生价值观概述28-31
  • (一) 价值的内涵28-29
  • (二) 价值观的内涵29
  • (三) 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29-30
  • (四) “韩流”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30-31
  • 二、“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31-36
  • (一) 帮助大学生了解韩国的历史与文化,有利于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拓展与更新31-32
  • (二) 为大学生提供了消遣娱乐的方式,增加了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空间32-33
  • (三)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源泉33-35
  • (四) “韩流”突出了个性化特点,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价值主体意识35-36
  • 三、“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36-45
  • (一) 导致人生价值观的享乐化36-37
  • (二) 导致消费价值观的盲目化37-39
  • (三) 导致审美价值观的庸俗化39-41
  • (四) 导致婚恋价值观的畸形化41-43
  • (五) 导致道德价值观的利己化43-45
  • 四、“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45-51
  • (一)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功能弱化45-47
  • (二) 社会对文化产品的监管不力47-48
  • (三) 家庭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48-49
  • (四) 大学生自身的缺陷49-51
  • 第三章 “韩流”对大学生价值观消极影响的应对策略51-60
  • 一、丰富高校价值观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51-54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不动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51-52
  • (二) 将实践教学手段融入价值观教育,发挥大学生在核心价值观中的主体地位52
  • (三) 改进价值观教育理念,增强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52-53
  • (四) 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53-54
  • 二、社会和政府加强对先进文化的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4-56
  • (一) 相关部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净化社会环境54-55
  • (二)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55
  • (三) 吸收、整合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主导文化作用55-56
  • 三、改善家庭、学校和大学生交流方式,促进价值观教育发展56-57
  • (一) 建立校讯通制度,构建家庭和学校交流的平台56
  • (二) 家长和学校要利用微博、微信等网上交流平台,了解大学生价值观状况56-57
  • 四、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抵制庸俗之风57-59
  • (一) 努力提高自身分析鉴别能力,理性看待“韩流”57-58
  • (二)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提高人生境界58
  • (三) 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58-59
  • 五、借鉴和吸收“韩流”中的积极因素,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吸引力59-60
  • (一) 借鉴“韩流”多种表现形式,使价值观教育多方位进入大学生生活59
  • (二) 借鉴韩国影视剧的制作水准,把价值观教育内容贯穿到我国影视剧中59-60
  • 结语60-61
  • 参考文献61-66
  • 附录66-69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义丹;穗港大学生价值观的比较分析及教育对策[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张炳武,刘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大学生价值观的确立[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韦莹,王涛;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4 陈景云;制约大学生价值观诸因素分析[J];郑州纺织工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王观龙;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群众;2000年05期

6 朱曲平,汪松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7 刘志明;论大学生价值观念的现代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8 温瑞章,任茂桂;对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的探讨[J];探索与求是;2001年11期

9 王凤云;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嬗变的特点[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5期

10 林艳;孟鑫;;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鸡西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邸军莲;雷育莲;;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对矛盾[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陶塑;许燕;;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5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刘秀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思考[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2011年)[C];2011年

7 张盛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水利大学生价值观教育[A];全国水利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及水文化研究2012年度优秀论文集[C];2013年

8 许燕;王芳;;社会变迁与大学生价值观的演变[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C];2008年

9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10 陶塑;许燕;刘嘉;;北京大学生价值观演变及相关因素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陈敏;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3年

2 徐东升;求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思路[N];中华读书报;2013年

3 石国亮;将多样多元价值观统一在社会主导意义上[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山东师范大学 王鹏;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教育因素[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沈旭 张帆;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调查与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抒点晴;该怎样面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转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孙彩平邋曹凤 赵彤;网络游戏影响大学生价值观[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江苏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周春燕;努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N];光明日报;2007年

9 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 贺荟中;价值澄清:从自主选择到自我维护[N];解放日报;2012年

10 郝俊英;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初探[N];河北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雪莲;微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3 杨金保;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4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玉琴;对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任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王丹;网络舆论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

5 张国艳;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永亮;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7 叶明昌;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嬗变与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8 喻永红;当代不同类型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比较及教育的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綦玉帅;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02年

10 肖云刚;当前城乡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657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657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5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