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启示研究
本文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启示研究
【摘要】:人格是人的灵魂,理想人格的塑造是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然而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却日益凸显,对大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应该渗透在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这有助于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我国公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有助于加快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培养大学生道德人格,必须挖掘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教育思想的精华并运用于现代高校德育中,以充分体现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历史厚重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简要概述选题的背景,研究孟子性善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启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及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方法,文章写作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对孟子性善论思想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所涉及到的概念、特征进行归纳,意在为建立两个理论之间的联系进行理论上的铺垫。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意在为特殊历史时期的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目标的设立和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着力点。第三章:孟子性善论思想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在联系。深入分析了孟子性善论思想在现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积极意义,也将适应时代发展的德育思想合理地融入现代德育思想当中,意在将融合传统优秀德育思想和体现时代精神的德育理念贯穿现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始终。分析孟子性善论思想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契合点为后文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立足点。第四章:孟子性善论思想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本文的核心和重点。将孟子性善论思想精华和现代德育理论进行对比和融合的结论,具体应用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理想教育理念、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过程和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方法和原则中。这既是对孟子性善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孟子 性善论 大学生 道德人格教育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11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11-13
- 1.2.1 选题目的11-12
- 1.2.2 选题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6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16-18
- 1.4.1 研究方法16-17
- 1.4.2 创新点17
- 1.4.3 不足之处17-18
- 第2章 相关理论的概述18-32
- 2.1 孟子性善论思想体系18-22
- 2.1.1 “四心” “四端”——性善之道德修养的萌芽18-19
- 2.1.2 “良知” “良能”——向善之道德修养的能力19-20
- 2.1.3 “存心” “养性”——为善之道德提升的过程20-21
- 2.1.4 “仁政”治国思想——致善之道德理想的实现21-22
- 2.2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基本概念22-32
- 2.2.1 人性和人格22-24
- 2.2.2 道德人格的内涵和特征24-26
- 2.2.3 道德人格的理想标准和道德人格教育26-27
- 2.2.4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必要性27-29
- 2.2.5 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可行性29-32
- 第3章 孟子性善论思想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内在联系32-41
- 3.1 孟子性善论思想精华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积极意义32-36
- 3.1.1 “人性本善”价值预设提供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前提32-33
- 3.1.2 “仁政”思想奠定自主建构和价值引导德育理念基础33
- 3.1.3 “仁义礼智”价值内容确立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着力点33-35
- 3.1.4 孟子德育思想的方法原则助力现代德育方法原则创新35-36
- 3.2 孟子性善论思想在现代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转换36-39
- 3.2.1 孟子德育重政治功能与现代德育个体功能相结合36-37
- 3.2.2 “主观精神”的感性理解与现代德育理性培育相结合37-39
- 3.3 孟子性善论思想与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契合39-41
- 3.3.1 注重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39
- 3.3.2 注重内生和外铄的德育过程39-40
- 3.3.3 凸显德性德行并行德育目的40-41
- 第4章 孟子性善论思想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中的应用41-59
- 4.1 “仁政”之治国理想在大学生道德人格理想教育中体现41-45
- 4.1.1 创新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保障机制41-42
- 4.1.2 整合教育者价值引导的德育环境合力42-44
- 4.1.3 建立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师生交往关系44-45
- 4.2 “大丈夫”之人格目标在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过程中的实现45-48
- 4.2.1 提升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45-46
- 4.2.2 培养大学生理性的道德选择能力46-48
- 4.2.3 引导大学生塑造创新性的全面人格48
- 4.3 “四端”之价值内容在大学生道德人格养成过程中的扩充48-53
- 4.3.1 提升大学生理性的道德认知能力之智端49-50
- 4.3.2 深化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之仁端50-51
- 4.3.3 规范大学生客观的道德评价标准之义端51-52
- 4.3.4 培育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之礼端52-53
- 4.4 “存心养性”之道德提升中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方法的创新53-59
- 4.4.1 反求诸己,增强大学生道德自律意识54-55
- 4.4.2 以身作则,强化榜样的道德熏陶作用55-56
- 4.4.3 保养真气,加强大学生意志品质锻炼56-57
- 4.4.4 因材施教,尊重个性拓展教育实效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 作者简介63-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杨欣虎;深化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2 施民宪;全员实践:大学生道德建设成功的关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尚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应对[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姜海燕;学习《纲要》 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武艳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袁锡宏;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赵榴明;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J];经济师;2004年06期
8 周长喜;夏兆敢;;大学生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重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宋明;大学生道德动力建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任运康;邓素碧;;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利;;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莉;毛兰平;聂衍刚;;大学生道德自我概念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燕;王磊;;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玉君;;大学生道德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云强;邹聪;郭本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人生叙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吴玮;岑国桢;;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奚明秋;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N];吉林日报;2014年
2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岳麓区基地 中南大学基地 执笔人 徐建军 刘建华 姜国俊 赵杰;区校共建当代大学生道德高地[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焦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小民 张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N];浙江日报;2011年
5 吴启迪(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艳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霍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闫蒙蒙;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生活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邓海龙;当代大学生道德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邱梦茜;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的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琳净;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毛春英;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贺维;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91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991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