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回归后国家民族教育的若干问题
本文关键词:香港回归后国家民族教育的若干问题
【摘要】:本文认为,国家民族教育指的是培养国家民族观念的教育,是培养香港青年对"中国人"身份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教育。香港的回归,带来了香港人公民身份的改变,也让国家民族教育在香港成为重要的议题。回归后,香港政府制定各种政策,改革中小学课程,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国家民族教育。经过十年的努力,香港中小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构想。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香港 回归 国家民族教育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回归前的香港教育从本质上讲是殖民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忠于大英帝国的子民。因而,长期实行重英轻中政策,排斥甚至取消母语教育和中国历史文化教育,以殖民教育取代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教育。这种殖民教育的特点,表现在去政治化的和去国家化的“疏离”教育。①香港是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荣安;香港学校公民教育新指引中的国家民族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2 丁月芽;文化、认同与香港公民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骆风;社会变革与新人品德发展——香港-澳门初中学生的品德状况及其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2 董秀红;主权回归下的香港学校公民教育[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05期
3 刘文华;新加坡和香港地区学校公民道德教育评介[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郑富兴;;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公民教育的文化认同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23期
5 张鸿燕;;简析回归后香港公民教育的特点[J];现代教育论丛;2007年08期
6 张鸿燕;;香港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J];新视野;2008年05期
7 骆军;;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公民教育研究综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2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海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伍屏芝;回归后香港中小学的国民教育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雪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闾丘露薇;;漫谈香港“优才计划”[J];中国社会保障;2007年12期
2 殷艳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综述[J];传承;2008年16期
3 魏道培;;李嘉诚的全球经济战略[J];公关世界;1999年07期
4 ;香港政府基建年创逾四万职位[J];粤港澳价格;2002年12期
5 刘正生;;评香港特别行政区学前教育的新拨款形式——教育券[J];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6 梁国英;杨慧敏;;香港青年自我谈[J];青年探索;1990年05期
7 张承耀;免费港澳游的秘密(外一篇:“水煮”紫荆花)[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05期
8 章文希;;香港社会救助制度及对大陆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9 高兵;;知识经济时代香港继续教育发展政策及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10 王世伟;黄崴;;参与式公民学习——香港公民教育政策的新动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勤;杨松;庄汉文;;香港青年一代的团结引领工作研究[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2 袁舫;王晖;;回归后香港的普通话推广和使用状况[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潘英丽;;回归后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目标定位与发展对策[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苏东斌;;适应全球 融入内地——香港为什么能够保持如此繁荣[A];2007中国经济特区论坛:香港回归1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7年
5 朱大绶;;香港港口与航运业发展的简要情况[A];中国航海学会优秀论文文摘及学术会议论文目次汇编(1990—1991)[C];1992年
6 黄建中;陈志端;;香港新市镇:新世纪的再审视[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叶勤;杨松;庄汉文;;“一国两制”条件下推进香港人心回归问题研究[A];港澳海外统战工作新探索[C];2008年
8 国世平;王婷;毛建涛;;香港和深圳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和提升[A];新经济与两岸四地经济交流协作——第六届“中华经济协作系统”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炳冿;;香港地下化高速,
本文编号:1032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32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