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4:41

  本文关键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现代远程教育 学习中心 评估体系


【摘要】: 自1998年我国开始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现代远程教育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虽然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如此巨大,但是由于仍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也存在了不少问题,学习中心评估体系方面问题尤为突出。 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取理论研究和实际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做了充分深入的研究。并将美国、英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和我国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做了比较研究,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的评估思想、经验和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评估体系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当然也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工程。它涉及到各学习中心的方方面面,如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如何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试点高校关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各项规章制度;如何配合好试点高校开展招生宣传,为学习中心解决生源问题;如何保证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的正常运转和有效利用,如何保证学生学习的需要;如何承担并完成试点高校下达的教学环节和组织管理工作;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建设工作等等。正是基于这些重要因素,本文将对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做深入研究,构建一套完善、合理、科学、可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 评估实践证明论文所建立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的评估体系合理可行的,所构建的各层次的评估指标是科学的,所采用的方法是先进的,对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 学习中心 评估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9-10
  • 1.1.1 选题的依据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综述10-13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2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2.3 观点分析13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13-16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3-14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4-16
  • 第二章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的地位、理论基础与内涵16-22
  • 2.1 地位和作用16-18
  • 2.1.1 推动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现实发展16
  • 2.1.2 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16-17
  • 2.1.3 确保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17-18
  • 2.2 理论基础18-19
  • 2.2.1 霍姆博格关于远程教学两大功能要素的理论18
  • 2.2.2 西沃特对远程学生的持续关心理论18
  • 2.2.3 丁兴富的两大功能要素理论18
  • 2.2.4 教育评估的管理基础和技术方法18-19
  • 2.3 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的内涵分析19-22
  • 2.3.1 评估标准19-20
  • 2.3.2 评估目标20
  • 2.3.3 模型与指标20-21
  • 2.3.4 权重21-22
  • 第三章 我国现行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现状22-31
  • 3.1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构建的环境22-25
  • 3.1.1 社会环境22
  • 3.1.2 管理环境22-23
  • 3.1.3 政策环境23-25
  • 3.2 我国现行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分析25-26
  • 3.2.1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评估体系25
  • 3.2.2 部分试点高校制定的评估体系25-26
  • 3.3 现行学习中心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26-29
  • 3.3.1 评估的意识较差26-27
  • 3.3.2 评估标准较多27
  • 3.3.3 评估体系指标较乱27-29
  • 3.4 原因分析29-31
  • 3.4.1 受制于传统观念29
  • 3.4.2 受限于政策法规29
  • 3.4.3 不完善的理论建设29-30
  • 3.4.4 缺乏专业的编制队伍30-31
  • 第四章 国外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现状与启示31-36
  • 4.1 国外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现状31-33
  • 4.1.1 远程教育系统评估研究分析31-32
  • 4.1.2 评估体系研究分析32-33
  • 4.2 国内外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比较分析与启示33-36
  • 4.2.1 运行机制34
  • 4.2.2 评估方法与形式34
  • 4.2.3 指标体系34-35
  • 4.2.4 启示35-36
  • 第五章 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的构建36-46
  • 5.1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设计的依据与原则36-37
  • 5.1.1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设计的依据36
  • 5.1.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36-37
  • 5.2 构建评估体系的理论模型37-38
  • 5.2.1 关于ISO9000 族质量保证标准37
  • 5.2.2 关于ISO9001 质量保证模式的应用37-38
  • 5.3 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评估体系的设计38-46
  • 5.3.1 明确评估目标及设计评估指标38-41
  • 5.3.2 确定权重与各级指标分值41
  • 5.3.3 设计详细指标41-46
  • 结束语46-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稳山;张珠圣;;法共马克思主义研究所[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6期

2 牛振冬;英国专家来京讲学[J];中国远程教育;1981年01期

3 黄莺英 ,蔡郁毓;英国开放大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4 罗伯特·特立弗 ,朱勃 ,肖前瑛 ,王孟宪;课程的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1981年02期

5 Ю·Б·祖巴列夫;Г·Л·格洛里佐夫;虞泉银;;教育技术手段为函授服务[J];外语电化教学;1981年02期

6 蒲慕明;;一座没有校舍的大学[J];科技导报;1981年03期

7 吕可红;;日本开辟教育新途径——创设广播大学[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2期

8 宁之;;伊朗自由大学简介[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4年02期

9 G·S·赫利斯特 ,徐克莉 ,孙晓云;远距离的教学——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及综合媒介教学的未来[J];比较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10 司荫贞;泰国的开放大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一中;;多平台、多媒体、高速教育网络的研究[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王柯敏;;现代远程教育:中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游清泉;周一文;;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发展与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郑植;袁文亮;肖俊聪;;对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运营实践与思考[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张军;孟昭鹏;滕建辅;;流媒体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殷珞得;;中国卫星远程教育的发展及其在西部学校中的应用[A];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沈秀莉;牟宪魁;;论网络法学教育在我国的发展[A];法学教育:比较与省思——现代法学教育论坛文集[C];2001年

8 才巨金;张晓姿;熊汉文;;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陈晓东;蔡中威;;现代远程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10 贺延辉;;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内高校首家网络传播学院成立[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新艳;网络教育引发教育变革[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记者 焦新;提高教育现代化信息水平 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岳琳;德尔福-清华研究所上海学习中心成立[N];中国汽车报;2000年

5 邓步来;开放式大学的辉煌[N];重庆日报;2000年

6 刘希光;企业教育也要技术创新[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严俊杰 本报记者 黎虹;10年后传统学校会怎样?[N];中国质量报;2000年

8 山东 李甲勇;现代远程教育卫星电视节目的接收[N];电子报;2000年

9 未然;CKO登场[N];福建科技报;2000年

10 任载;人民大学成教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符云清;适合远程教育交互协作环境的网络通信协议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2 刘新福;PSIC子空间协作模型与协作学习支持环境的实现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陈联;基于Web智能教育平台关键交互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2006年

4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胡泽民;“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芒;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尚澜;基于Web的多媒体网页课件协同设计与装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敏;基于分层代理结构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组织管理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和设计[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慧慧;基于数据库的多媒体网络课件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亚君;论现代远程教育在欠发达地区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作用[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锋;交互式协同学习环境的研究与系统实现[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8 邱庆华;分布式计算及其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康玲;基于.NET组件技术的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D];新疆大学;2002年

10 赵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流媒体课件在远程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043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3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5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