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及干预
本文关键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归因及干预
【摘要】:本文阐述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其表现,分析了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如对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付出与回报的显著不平衡、地域因素、角色负荷过度等。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应从主客观方面进行干预,以缓解或消除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并提出了综合措施。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教科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 职业倦怠 干预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地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CJF07003)系列研究成果之一,项目负责人:冯进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青年教师处于教师生涯的初期,也是教师生涯的关键时期。研究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对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地方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问题的探讨,以期有助于缓解和消除我国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1教师职业倦怠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林文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杨卫星,吕佳;教师工作倦怠与管理策略[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学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16期
4 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1期
5 李江霞;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理论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科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振君;试析当前教师的生存状态及其调适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年09期
2 郭韶玲;;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自我调节[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郭继东;关注教师的生命质量[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杨卫星;吕佳;;商业银行员工工作倦怠的成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周崇洲;;阅读倦怠现象成因剖析及其预防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年01期
6 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教;2004年02期
7 曹雨平,李怀祖;高校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J];江苏高教;2005年05期
8 邢金萍;;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学校内部组织管理[J];教育导刊;2006年02期
9 万江华,靳风烁,江军;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学医院CME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03年05期
10 林红斌;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成因的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寇冬泉;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结构、特点及其与工作效果的关系[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翔;川渝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职业压力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周隽;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志红;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冰;上海市大、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沈之菲;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邵海艳;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姜钦云;军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员敬业精神及其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吕莉;高校教师工作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孙曼;白领工作者角色压力、工作倦怠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明丽,许明;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的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梁芹生;教师职业倦怠心理之探析[J];教育评论;2003年04期
3 蔡慧君,雷玉英;论教师职业倦怠[J];教育探索;2004年01期
4 李超平,时勘,罗正学,杨悦,李莉;医护人员工作家庭冲突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县雪枫小学语文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怎样开展工作[J];安徽教育;1980年02期
2 高国t,
本文编号:1045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45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