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尝试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教师反思能力的尝试
更多相关文章: 反思能力 反思性教学 反思型教师 教师培训 新课程 教学理论 改革背景 教学反思 培养教师 教学实践活动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存在的问题,尝试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应用培养反思能力的教学策略,如根据教师不同成长时期的特点与专业需求,确定培养反思能力的重点;运用反思线索,进行个人反思和集体反思;通过完成不同类型的反思作业,从教学实践活动、个人经验、教学关系和教学理论等四个层次深刻反思;充分利用B log的机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反思活动等。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教师的反思意识与反思能力是可以通过培训得以提高的。但如何有效提高教师反思能力,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
【作者单位】: 福建教育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反思能力 反思性教学 反思型教师 教师培训 新课程 教学理论 改革背景 教学反思 培养教师 教学实践活动
【分类号】:G451
【正文快照】: 随着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我国日益重视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教师的成长=经验十反思”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界的共识。对于教师培训而言,经验是培训活动无法超越的,但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可以通过各种干预性研究得以加强,因此,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献民;;主体是认识论发展的推动者[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4期
2 陆杰荣;论哲学的对话[J];广东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3 ;新教育理想中的认知能力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2期
4 ;批改数学作业的七种方法[J];陕西教育;1995年09期
5 ;东西方体育文化交织地区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特征的研究[J];体育文史;1996年01期
6 庞焕彩;谈谈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语文学刊;1996年04期
7 陈孝平,许仲槐;中学生体育意识特征与大众体育的思想基础[J];福建体育科技;1997年01期
8 熊川武;论教育实践合理性[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04期
9 许仲槐,陈孝平,钟伯光;粤港澳台中学生体育价值观研究[J];体育科学;1997年05期
10 辛涛;教师反思研究述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丽;俞国良;;专家—新手型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行为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2 刘奋荣;;非单调性问题与自认知逻辑[A];2001年逻辑研究专辑[C];2001年
3 杨秀清;;浅谈有效教学的心理能力[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王志刚;;实验——化学教学的关键[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5 张志祯;刘加霞;申继亮;;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的方式、内容及其影响因素[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雷;;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探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7 蔡东霞;;解读“橡皮擦痕现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彭丽;;反思性教学是促进教师专业结构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9 胡小玲;;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A];第三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06年
10 周兵;;我思故我在 我思故我新——兼谈财经专业教学中的反思性教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雄军;教师总要解新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朱振岳;从“课程组班”到“主题组班”[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朱小蔓(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一种个性化的教育 哲学表达方式[N];光明日报;2001年
4 记者 夏欣;北京出现“教师发展学校”[N];光明日报;2001年
5 鲁枢元 《生态文艺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现代人的精神病症(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6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崔晓晖 刘金怀;对教育的终极关怀[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毛天祥;呼吁“公众知识分子”引导社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9 本报记者 李建平;今天,,我们怎样评价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张倩侠;不该被遗忘的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旭卿;信息技术中介的教育实习环境创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华;健康人生教育模式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孟迎芳;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丽春;中学教师反思性教学的调查和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晓静;教师反思内容的应然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洪明;贵州省初中生创新精神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金玉;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方法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鲜霞;中小学教师教学实践的自我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志军;英语教师课堂反思性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步东军;反思性教学理论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运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57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57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