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及可探空间探析
本文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现状及可探空间探析
【摘要】:由于意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度对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重大影响,众多国内外教育学人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为了让教育学人更好地借鉴与宏观把握相关研究成果,笔者对国内、国外相关研究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探空间。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专业发展 技术向度 反思型教师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对学生的成就来说,教师质量这个变量远比其它变量重要得多。在教育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认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前任何一项针对改革、调整、学校变革的提议都将教师的专业发展视为一个努力促成所需变化的主要手段。为了从众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中寻规求真,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燕;贾凌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崔凤午;李武成;;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的思考[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赵杏春;;努力做一个成功的善教者[J];才智;2010年29期
4 王爱勇;;“以课堂为本的英语教师发展”模式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9期
5 陈淑娟;马泽民;;新课程改革与高中初任教师专业发展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颜炳梅;;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反思性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07期
7 黄孝华;刘英杰;;树立服务意识 完善体育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蓓;;试论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12期
9 邢馨月;;贵阳市花溪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9期
10 朱婧;;教育信息化与教师角色的转变[J];成功(教育);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芮燕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3 唐泽静;高中英语教师知识及其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丹丹;基于LPSS的教师专业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闫德明;学校品牌个性的组织识别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凌云;;向反思型体育教师转变的背景与策略[J];体育学刊;2006年06期
2 郝国强;王旭东;;反思型教师——新课程要求下大学英语教师的嬗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12期
3 王冬凌;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理论研究[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田杰;反思型教师教学行为特点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邢琴琴;孙德玉;;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的问题与出路[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6 林志华;刘志明;;积极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科学之友;2010年15期
7 郑丹丹;;论反思型教师的教学智慧生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杨明全;反思型教师:教师形象演变的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9期
9 ;培养反思型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6年12期
10 刘苏红;;反思型教师的行为特点[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培友;;医院药学服务模式初探[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达;;行动研究与音乐教师专业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黄道鸣;苏咏梅;肖化;张军朋;;内地与香港科学教师职前专业发展比较研究[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世东;;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浅谈民办学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连榕;王惠卿;陈晶晶;郑婷芳;;教师职业高原的量表编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赵长生;王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和现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7年
7 王建琴;陈维;;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8 潘小明;;数学教师德性:内涵及其培养[A];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数学教育研究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福建省宁德市民族中学课题组;;民族中学建立引导教师专业成长体系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10 陈国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新课程的源头活水——南京第二十七高级中学新课程推进行动方案(之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小雅;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梁杰 张晨 李丹;激励长期从教 支持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贵阳十七中 尹媛;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专业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4 黄晓玲;农村教师,何时才能自己解放自己?[N];人民政协报;2006年
5 记者 王丹云;打造专业发展协同运作的运营体系[N];中国冶金报;2008年
6 通讯员 梁晴;打造教师的幸福家园[N];绍兴日报;2011年
7 谢海阳;与学生一起成长[N];文汇报;2003年
8 胡小勇;专业发展 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6年
9 周建国;教师专业成长四步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10 王少飞;给教师专业化“布局”[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泉;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爱辉;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张波;数学专业师范生的实体性知识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冯大鸣;处境变迁与文化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戴瑜;中小学校长胜任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宪平;课程改革视野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邓涛;教师专业合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一俊;论骨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颖;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宇红;试论新课程改革中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静;初任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6 何蕙霞;基于问题解决的自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顾斌;促进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周明;中学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柔刚;校本培训的案例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金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0741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4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