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惩罚要唤起学生的羞愧感
本文关键词:教育惩罚要唤起学生的羞愧感
更多相关文章: 羞愧感 价值标准 教育惩罚 违纪学生 不端行为 道德权威性 教师 纪律规范 思想理论教育 前提条件
【摘要】:教育惩罚要达到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的目标必须要唤起学生的羞愧感。把唤起学生的羞愧感作为惩罚的根本是由教育惩罚的本质、羞愧感生发的机制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决定的。在实施惩罚时要能较好地唤起学生的羞愧感,还应该要掌握惩罚的艺术。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羞愧感 价值标准 教育惩罚 违纪学生 不端行为 道德权威性 教师 纪律规范 思想理论教育 前提条件
【分类号】:G451.6
【正文快照】: 惩罚从根本上看是一种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的教育手段,而不应该异化成为“复仇报应”或“杀鸡骇猴”的工具。只有把触动与改造学生心灵作为惩罚的目标,惩罚才有它存在的道德意义与人性基础。而如果仅仅只是把惩罚看成为一种外在于学生的工具存在,,那么惩罚不仅无助于学生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D·范斯科特 ,R·J·克拉夫特 ,J·D·哈斯 ,蔡振生;当代西方教育哲学流派[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诺曼·伯恩鲍姆 ,黄育馥;评《知识分子的未来和新阶级的兴起》[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3 林知已夫 ,范作申;"新型日本人"的出现——回到"传统、保守"中去[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佐藤升 ,范作申;现在的“社会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D.迈尔斯 ,子华;马克思和伦理人道主义的超然存在[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11期
6 韩彦;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美学原则[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7 米克劳斯·绍博尔奇,肖俊明;匈牙利七十年代的文学、批评及现实[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2期
8 Л.阿尔汉格利斯基;潘大渭;;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1年07期
9 黄育馥;人的社会化[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10 子华;英刊谈有关老年人的几种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继伦;;《墨经》所呈现的中国古代思维方式[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2 袁国君;;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科技期刊价值标准的思考[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3 李莉;;浅谈新闻摄影的新闻性[A];1983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郑石明;;论新闻照片的版面编辑和处理[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吴培秀;;新闻摄影的价值标准[A];思考的相机——第八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一鸣;;浪漫主义文学的社会认识价值[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7 王洪志;;文学批评的批判品格:失落与寻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王玉梁;;论邓小平价值观的基本思想与精髓[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9 赵润琦;;论自觉理想的本质和功能[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陈敬燮;;西部开发与科学精神建设[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英梅;“三个代表”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0年
2 ;IT价值管理的六条黄金律[N];金融时报;2000年
3 乌拉;欧洲人的金钱观[N];中国商报;2000年
4 蔡爱国;通俗文学入史和文学史的价值标准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固定资产准则需要征求意见的有关问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6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 刘爽;实现内涵式发展[N];中国人口报;2001年
7 蒋立五;审计人员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N];中国审计报;2001年
8 张小青译;WHO呼吁:再不能让他们有羞愧感[N];健康报;2001年
9 古少勇;欧盟反倾销理事会适用不同价值标准 法官判决拥有自由决定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谢鹏程;探求公平与效率的真谛[N];人民法院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白常凯;公共政策评估程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严峰;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李小平;基于EVA理念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程晓喜;中国当代建筑评论的开展及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卫平;论信与信德修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继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范式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艳蕊;在禁中飞翔——论林白作品的女性文学特征[D];河南大学;2001年
4 南英丽;论马克思主义价值哲学在当代中国的发展[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5 丁社教;生产力价值论[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6 韩立朝;从水墨与工笔的比较看两者发展的互补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婧;论李东阳的政治活动[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廖快;庄子人生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高嵩;黑龙江省社会保障基金供求缺口的结构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2年
10 易西多;城市景观的造型原理[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077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