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教学常规考试的试卷命制技术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校教学常规考试的试卷命制技术
【摘要】:学校教学中有单元测试、期中和期末考试等常规考试,用以适时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这些常规考试属于标准参照考试。本文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综合相应的理论和实践,对学校教学常规考试从考试的设计方面进行完善,如确定考试的行为目标、不同题型的使用与编写、考试结果的分析等,以促进学校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教育考试院;
【关键词】: 标准参照考试 行为目标 效度 信度
【分类号】:G424.74
【正文快照】: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指标的多元化,综合运用观察、交流、考试、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在学校教学中,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尽管所能获取的信息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慧玲;;基于学校教学常规考试的试卷命制技术[J];考试研究;2008年04期
2 万金凤;;关于试卷质量的分析方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郭玉斌;韩向前;;军校大学生学校生活满意度量表的编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王妤;孟宪璋;;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初步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5 刘文宇;姜雨;;多侧面模式在教育测试中的应用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6 牛学敏;;相关系数在试卷质量分析中的应用[J];考试研究;2007年04期
7 苏丹;黄希庭;;中学生适应取向的心理健康结构初探[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8 郭薇;巫文胜;;外语课堂焦虑量表(FLCAS)在部分中小学生中的检验[J];宜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健智;;学生科学本质观调查问卷的设计及检验[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10 张庆;潘发达;王柳生;;教师情感能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官玲;任杰;;《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在小学生群体中的修订[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倩;;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郑德伟;童辉杰;;大学生人格障碍评估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韦耀阳;;中学教师SCL-90信效度检验[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敬群;;青少年完美主义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张国锋;;《中学生创造力评价量表》的初步研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康廷虎;王沛;;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张敏强;黄桂梅;;广州市中学教师工作满意度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申鲁军;路海东;刘美丹;杨磊;;大学生考研焦虑量表的信效度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姜兆萍;俞国良;;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雁华;理性看待考分[N];中国教师报;2007年
2 安徽省舒城师范学校 钟能文;教研,为什么总是那么“孤独”?[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鞍山师范学院 李玢;公德教育如何破题[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张辉;依“约”施罚 增强教育惩罚实效性[N];天津教育报;2007年
5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 杨广云邋高燕;俄罗斯理性推进全国统考[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佟庆伟 孙倩;素质是潜质还是结构[N];大众科技报;2000年
7 乳源高级中学 黄向明;用好用活当地德育资源[N];韶关日报;2005年
8 秋叶;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大会: 一个外行人的视角[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周艳;道德教育:从娃娃抓起[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刚殷 通讯员 张月 王吉祥;宁波市总完善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杰;儿童记忆成套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2 唐海波;大学生焦虑易感性—应激模型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3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4 章晨晨;青少年内化性问题及外化性问题危险因素的追踪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5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6 刘启刚;青少年情绪调节:结构、影响因素及对学校适应的意义[D];吉林大学;2009年
7 刘志宏;初中生校园压力因果模型建构与压力疏导团体辅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周琰;大学生认识信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罗鸣春;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许志红;大学生人际困扰与应对策略的心理社会机制及认知干预[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奇志;初中生创造性的负性人格量表初步编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尤佩娜;中国汉族大学生的精神性及其对心境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桂萍;石家庄市高校青年教师工作压力量表的编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洪超;虚拟学习社区归属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许新赞;自尊量表(SEI)对湖南中学生的适用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袁红梅;大学生学习自主性量表的修订及区域性常模的建立[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熊丽萍;公开考试中表现性评价信度和效度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满朝辉;计算机辅助语言测试:效度分析[D];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
10 赖光明;归因、效度及指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8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78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