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
本文关键词:化道德为德性的路径探析
【摘要】:德性乃人之为人之根本,德性是人类现代社会有序之根基,德性是个人人生价值确定的标志。德性是一种良好的内在的个性品质,而道德则是社会对个体品质的外在要求。因此,如何化道德为德性,就必须选择有效的途径。本文认为情感体验是化道德为德性的关键环节,心灵的成长重在体验。因而,必须大力开展实践活动,尤其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要强调学生的自我反思和重视利用学科隐性德育资源,进而使道德内化为德性,使德性外化为德行。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德性 道德 情感体验 社会实践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研究项目(07JC710009)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滚动立项课题(GH08056)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青年基金项目(05QN009)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一、德性:个体内在的良好的品质特征德性是指一个人在实践中因一定的习惯或方式而养成的稳定的良好的个性品质。通常意义上,德性与品德同义,但是德性更强调个体品格的特性。因此,与品德相比,德性更能使个体之间相区别开来,它是每个个体所独有的品格特性。人的德性的品格表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国辉;;论德性生成的心理机制[J];云梦学刊;2008年06期
2 骆婷;;完善人格的建塑——麦金太尔人格教育理论微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4期
3 田红磊;;论教师道德权威[J];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19期
4 程晓莲;德性教育简论[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胡绪阳;;德性人生:教育的生命视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6 张新平;;论校长德性[J];中小学管理;2007年07期
7 郭建华;传统与现代:重塑教育的灵魂[J];唐都学刊;2003年04期
8 翟楠;;知识与知识观及其演变的教育意涵[J];教育学报;2008年01期
9 傅淳华;陈伟邦;;基于公民道德教育的学校制度变革刍议[J];教育学术月刊;2010年02期
10 徐江宝;徐娟;;不道德的学校生活及其德育影响[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白芸;;教育人种志研究中的伦理道德要求[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超群;;从义利观剖析墨家的教育哲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米靖;;论《管子》中黄老道家的“不言之教”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王爱盈;;浅谈中学生过错行为的原因与矫正[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沈t,
本文编号:1090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9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