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

发布时间:2017-10-26 11:01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视野中的教育公正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制度 个体发展 教育资源


【摘要】:以往的研究,多把教育公正等同于一般的社会公正,忽视了教育自身的独特内涵。从教育学的视野考察,教育公正是指通过合理的教育制度,恰切地分配教育资源,为每个人提供与其相适宜的教育,使个体得其应得,实现个性化的发展。教育公正的根本是个体个性化的发展,这既是个体发展的公正,也是分配教育资源的根本尺度。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教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制度 个体发展 教育资源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教育公正的研究是近年来国内教育研究的热点,涌现出了大量的成果。但从已有的研究看,国内学者多使用“教育公平”或“教育平等”一词,较少使用“教育公正”、“教育正义”等术语。其实,这是有区别的①。公平涉及利益的分配和交换,但公平的分配和交换不一定都符合正义的准则。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陈立新;阐扬马克思哲学当代性的基本视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张传开,余在海;本体论的争论与实践范畴的深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王海明;美德伦理学是什么?[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2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苏建;陈凡;;论技术与法律关系形态的历史嬗变[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杨秀香;;走向制度化的伦理学——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道德建设的反思[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艳华;信仰的人学价值意蕴[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4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王冲;中国高校资本结构多元化及其优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6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奉君;休谟正义观述评[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3 赵延金;课堂教学公平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欣;本体论视域中的美善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9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韩连庆;论海德格尔对《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学报》学术专题征集及预告[J];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2 张楚廷;;教育学与人学[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7期

3 ;《教育学报》编辑部严正声明[J];教育学报;2011年04期

4 王慧敏;;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6期

5 吴小绒;;从教育的机会均等审视当代中国的教育公正[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杨行玉;;对远程网络教育成本研究的多维反思[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吕丽艳;;教育学学科知识地位的回归——也谈教育学的立场或地位问题[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8 乔晖;;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学视角[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宋利国;;高职《教育学》课程改革探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10 赵克平;;试论教育伦理的现代转型[J];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大明;;“格物”新释及其教育学启示[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教育学方法论是什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苏思慧;;右脑与直观性原则[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5 赵军;;西方教育哲学是如何讲述的——历史的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赵泳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实现江宁教育公正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7 傅雁梅;;试析“为师不廉”的致因及其对策[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8 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迟艳杰;;范寿康教育哲学思想评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王红;;论中国近代教育文献的基本特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田晓玲;社会变迁中的教育公正[N];文汇报;2009年

2 巩茹敏;构建和谐社会亟须解决教育公正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3 记者 赵承 曹国厂;一堂特别的“农民教育学”课[N];人民日报;2011年

4 张弘政;多学一点教育学[N];中国教育报;2002年

5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李怀玉;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基础[N];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金柯 庄玉兴;“借分”的教育学依据何在?[N];解放日报;2003年

7 李北陵;用“穷人教育学”破解教育“短板”[N];工人日报;2007年

8 毕诗成;可惜,懂穷人教育学的人少了[N];经理日报;2007年

9 盛大林;“穷人教育学”的核心是教育公平[N];中国改革报;2007年

10 毕诗成;懂得“穷人教育学”的人有多少[N];工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黛舒;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鲍道宏;教师课程理解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金龙;教育公正新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政涛;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锋;狄尔泰教育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牛利华;“回归生活世界”思潮的教育学省察[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磊;论教育公正[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苏婷;社会转型期教育公正问题研究[D];延安大学;2010年

3 王磊;我国教育公正的伦理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4 杨燕华;论教育公正[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秦晶;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教育公正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愪江波;以公正审视学校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长伟;实践哲学:教育迷惘中的选择[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朱旭梅;教育公正视野下的个性化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洁;教育公正的伦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8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098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