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几点认识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几点认识
【摘要】:针对学者们关心的"教育技术领域是否有独特的研究方法"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以下几个观点:各种研究方法没有好坏之分,主要看研究方法是否适合所研究的问题;对某一领域研究方法独特定性的诉求其实质是对该领域研究问题或研究对象独特性的探索;系统方法和形成性研究是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研究与实践的根本方法;不同研究领域只有符合其独特研究对象的根本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各个研究领域所共有的,它们可以服务于不同的研究需要和目的。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分类号】:G40-057
【正文快照】: 当前,在教育技术及其学科的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学者们感到教育技术使用的研究方法大多是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等其他社会科学共同使用的方法,因此引发出的关于教育技术及其学科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的讨论;二是,学者们认为教育技术的很多研究存在研究方法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锡良;评“怎么都行”——对教育“叙事研究”的理性反思[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1期
2 石中英;本质主义、反本质主义与中国教育学研究[J];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晓亮;;龙芯教育技术与教学应用研讨会在常熟召开[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2 李静;张蕾;;教师效能感的研究现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2期
3 吴娇;戴仙凤;;学习风格研究浅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4 唐兴霖;任鹏;;转型社会的教育公平研究综述[J];学习论坛;2011年07期
5 权利娜;;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20期
6 殷雪;;浅谈比较教育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08期
7 赵君香;;我国干部远程教育的研究状况与展望——基于1999-201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论文为样本[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年03期
8 迟艳杰;陆有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哲学与时代的互动[J];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9 周汉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10 李家清;户清丽;;我国课程论与教学论研究现状透视与未来瞻望——基于2010年全国课程论研讨会和教学论年会研究成果的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瑞芳;;教育史研究的方法论透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马克·第帕普;;谈谈世界教育史研究方法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齐梅;;论教育理论的性质和研究方法[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5 宁本涛;李雪峰;;近二十年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以《教育与经济》杂志为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李露;;中国教育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曹淑江;;我国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徐应隆;刘瑞峰;;工读学生转化问题初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9 许建美;;布里克曼教育史学观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青少年理想、动机、兴趣研究协作组;;国内十省市青少年思想、动机与兴趣的研究[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严;教育研究:走向更宽广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王磊;质的研究:一种非常适合教育领域的研究方法[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冷泉训;过程 永远比结果重要[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河南省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景国成;千万别误解了“教育科研”[N];中国教育报;2006年
5 河海大学 王溢;克拉克教授组织分析视角的启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张天雪;首要关注现代学校制度和管理效能[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郑立平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寿光市世纪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几个不等式[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周慧虹;“谷歌”一下,作业完成[N];文汇报;2007年
9 王晨;隐藏在词条下的知识演进:百科全书中的前沿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郑豪杰;“有境界,自成高格”[N];中国教育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方法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范树成;德育过程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戌星;美国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胡亚兰;美国教育管理研究的文献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雪峰;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内容分析及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晓东;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探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黎荷芳;关于教育研究中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问题的探讨[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沈丽萍;教育人种志:概念与历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林宁;复杂性视阈下的教育研究范式探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张文;负荷前行—关于武汉市中小幼教师职业压力的质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霞;研究型数学教师成长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金博;学生Blog叙事方式对其学习与行为影响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8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3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