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派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6 04:30

  本文关键词: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派遣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洋务运动 留学生 派遣制度


【摘要】: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先河。在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领导人的主持下,形成了一些比较粗糙的有关留学生的选拔制度、学生流向、管理制度、经费制度、录用和奖励制度,并在执行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虽然此制度的封建属性不可避免,但它在客观上冲击了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和腐朽落后的顽固守旧势力,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留学生派遣教育之先河,沟通了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培养了中国近代工业大批实业和海军人才,为中国近代思想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分类号】:G529;K258
【正文快照】: 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有识之士的倡导、培养外交和海防人才的需要,在“中体西用”理论的指导下,洋务派向美、英、法、德等国派出了留学生,开了近代中国留学生派遣制度之先河。当今社会重视教育,留学教育是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对洋务运动时期的留学生派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燕波,王晨;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陆和健;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定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3 陈朝;洋务运动与近代留学教育[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王冬凌;福州船政学堂及其科学教育[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静;洋务运动时期幼童留学的当代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彭平一;张百熙与晚清教育改革[J];船山学刊;2002年01期

3 季诚均;关于大学理念发展的历史考察[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4 邓小林,唐莉;略论近代国立大学校长之任职资格与教师聘任[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5 朱琳琳;试论晚清时期官派留学制度的创立及其发展[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6 潜伟;北洋大学在中国近代工程教育史的地位[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郭冬生;新中国成立前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回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周谷平,朱绍英;郭秉文与近代美国大学模式的导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5期

9 陈钊;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战时应作平时看”方针的实施和影响[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吴云鹏;中国近代高校学分制发展历程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孔繁岭;;留日学生与南京政府时期的对日关系[A];“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伦信;清末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慧洁;巨型大学组织变革[D];厦门大学;2003年

4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列盈;论“中体西用”观对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杨建华;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金林祥;民国西医高等教育研究(1912-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邓文初;民族主义之旗[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麦玲;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3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4 陈亚玲;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国的历史与现状[D];湘潭大学;2002年

5 欧阳艳;清末民初双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树雪;晚清留学教育与近代科学的本土化[D];山西大学;2003年

7 王红霞;我国高校学分制实践过程中若干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刘建军;新中国留学政策及其科技影响力分析[D];山西大学;2004年

9 靳春泓;晚清留学制度演变考察[D];西北大学;2003年

10 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皮明庥;张之洞在湖北兴办洋务平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2 苗春德;中国首次留美学生的派遣和斗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3 胡滨 ,李时岳;论李鸿章的洋务思想[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4 苏贵民;中国近代留学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5 吴冠中;我的感想和希望[J];美术;1980年01期

6 万青力;儿童的眼睛 老人的手——记美国留学生方家模[J];美术;1980年09期

7 李玉敬 ,孙瑞珍;文选课的词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8 杨惠元;浅谈重复[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9 常宝儒;日本汉语教学与研究之一瞥[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2期

10 刘镰力;在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语言的实践性[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藤原聪子;陈霞芬;;4年制护理大学在校留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调查[A];第六届中日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中文版)[C];1999年

2 林芊;;维新思潮下的贵州近代教育与贵州的近代化[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赵景林;;俄语中人的称谓简录[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4 吴平;;外国留学生的阅读偏离与得体性[A];得体修辞学研究[C];1999年

5 周忠瑜;;中国实业之振兴,必在社会主义之实行——学习李大钊关于社会主义的部分论述[A];在党的旗帜下——青海省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文集(上)[C];1991年

6 刘英林;;关于《汉语水平考试》的研究报告[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于康;;视听说课总体设计、教材编写与教学原则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郑玉;;如何设计《大学科技汉语》[A];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9 郑懿德;;从历年试卷看听力口语课的教学及其测试问题[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10 国赫彤;;天津话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卫成琪;留学回国创业者的“伊甸园”[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黄威 寇作鹏;凤还巢:中关村的留学生[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贾薇;挖掘剧目 新人层出 名票荟萃[N];北京日报;2000年

4 曹洪谦 罗亚辉;“留学经济”需要再加一把劲[N];北京日报;2000年

5 李文;加拿大留学生的医疗保险[N];中国保险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金勇 实习生 赵飞;出国留学越小越好吗?[N];中国妇女报;2000年

7 欧阳雨木 罗建文;一锱一铢皆深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州立大学 陈增曙博士;考试改革/教学改革与学生减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何建明;少年出国留学的忧思[N];中国矿业报;2000年

10 ;澳大利亚的诱惑[N];中国贸易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综论洋务派的法律思想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马永明;论外部性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以香山籍归侨为例[D];暨南大学;2004年

3 张晶;技术跨越的理论分析与模式探讨——兼论中国技术跨越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4 白文刚;清末新政时期的意识形态控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5 潘建华;洋务运动时期(1860-1894)企业融资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杨勇;近代中国公司治理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金洪大;中、韩近代文学及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9 林美淑;对韩汉语教学离合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李琳;外国学生习得汉语语气副词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艳;论普通话中表达个人意愿的否定形式[D];暨南大学;2000年

2 肖红松;洋务运动时期直隶的陆军变革[D];河北大学;2000年

3 安藤亮大;《留学生汉字书写错误的综合考察与成因分析》[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4 叶翔;留学生汉语常用副词偏误分析[D];苏州大学;2001年

5 何颖利;二十世纪留学生文学的家园情结[D];郑州大学;2001年

6 高小丽;外国留学生汉语语音意识发展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7 魏耕耘;留学生表趋向意义趋向补语的习得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8 王士义;留美幼童与留日学生归国就业比较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D];苏州大学;2001年

9 许丹;艰难的起步——晚清幼童留美计划中途夭折原因初探[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10 赵万勋;一年级留学生言语表达中“被”字句调查研究[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147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7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5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