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中美教育之差异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06 10:00

  本文关键词:中美教育之差异及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中美教育差异 教育改革 启示


【摘要】:中美教育有很大差异:中国教育是"学多悟少",美国教育是"学少悟多";中国教育重视灌输,美国教育注重启发;中国教育强调学生按部就班,美国教育激励学生跳跃式发展;中国教育强调服从约束,美国教育突出自由发展。对中国教育改革的启示:进行宏观调控,逐步建立教育市场机制,将中式"双基"优势与美式"培养创造力"优势相结合,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作者单位】: 山东工商学院 山东工商学院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政治经济制度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两国的教育在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教学效果也各有利弊。通过两国教育诸多方面的比较分析,可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中美教育之差异1.中国教育是“学多悟少”,美国教育是“学少悟多”这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文英;中美高等教育比较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洋;;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与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李德龙,王志洁;多元文化时代学校进行品格教育的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牛道生;论21世纪初国际课程与教学改革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S1期

4 张东娇;美国教育标准实施中的几个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5 朱家存;从限制到鼓励:国外择校政策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6 田宝军,王德林;电子学习:构建世界课堂——美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战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张国骥;美国教育理念之探析——赴美考察笔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3期

8 林国雄;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协作学习研究——浅议电大学习小组问题[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陈立鹏;对美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的初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10 谭艳玲;;中美中小学“择校”问题比较及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献忠;人的建设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华峰;基于系统科学的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4 陈立鹏;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邵允振;1980年代以来的美国华侨华人与中美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10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伟强;当代美国基础教育外语课程发展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姜娜;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基础教育职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廖华红;论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校本培训[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淑俊;现代国际教育贸易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艳;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的教学设计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嘉;中-美高等教育中计算机音乐课程现状和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翠凤;中美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之整合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闫效鹏;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10 汪万根;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之理论与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姗姗;;教育改革之灯塔——《学会生存》之旨归[J];新教育;2010年12期

2 张忠富;培养创造力是职工教育改革的灵魂[J];成人教育;1983年04期

3 明睛;日本中曾根首相的“教育改革七条设想”[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4 滕健;;更新教育观念 促进教育改革(摘要)[J];教育探索;1985年02期

5 ;普通教育改革应分步进行[J];湖南教育;1985年03期

6 潘伯庚;;从整体着眼进行普通教育改革的实验研究浅议[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7 张大敏;巨大的变化——正在达拉斯进行的教育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87年03期

8 杨玉庆;转变教育观念初探[J];教育探索;1987年04期

9 颜兴源;;温州经济格局与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05期

10 黎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教育改革[J];江西教育科研;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4 欧阳军;;网络文化与教育[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冬梅;郭荣华;陈海云;张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现状与思考[A];2007年河北省电子学会、河北省计算机学会、河北省自动化学会、河北省人工智能学会、河北省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会、河北省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别必亮;;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历史窥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陈时见;;雷沛鸿教育改革论的宏观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李荐;;国际化视野背景下的教育改革与学习革命——践行友善用脑的思考[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几位专家对教育改革的看法[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10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9 记者 严志亮;市政协召开委员约谈会共话教育改革和发展[N];金华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赵庆国;“技工荒”再敲教育改革警钟[N];中国改革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勇;洋务运动教育改革与明治维新教育改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朱丽;教育改革代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大廷;美国教育战略的霸权向度[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戴一中;台湾师资培育变革与当时社会背景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5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海燕;日本第三次教育改革与借鉴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王秀艳;论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向岩兵;论经济改革对教育改革的若干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高玉洁;俄罗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勇;邓小平教育思想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48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48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e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