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时期甘孜地区的学校教育
本文关键词:论民国时期甘孜地区的学校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甘孜地区 学校教育 文化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 师范学校 各级政府 在校学生 小学教育 康定县
【摘要】:在民国时期,各级政府比较重视发展甘孜地区的近代学校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加以实施。甘孜地区的近代学校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了从小学到大学、从文化教育到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体系,促进了甘孜地区文化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解放以后甘孜地区学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博士创新基金项目“民国西南民族教育研究”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部,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民国时期为西康省的一部分,辖康定、泸定、丹巴、九龙、雅江、理塘、巴塘、乡城、稻城、得荣、道孚、炉霍、色达、甘孜、新龙、白玉、德格、石渠18个县。在民国时期,各级政府比较重视甘孜地区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廷中,张萍;云南民族地区教会学校教育及影响[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巴战龙;;成就与问题:中国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3 刘.额尔敦吐;;清朝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4期
4 贾学锋;;藏语文的现代转换[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潘向明;李劲松;;后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基诺族教育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祁学义;圣训及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罗吉华;文化变迁中的文化再制与教育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王开队;康区藏传佛教历史地理研究(公元8世纪~1949年)[D];暨南大学;2009年
4 徐中林;南京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5 沈小碚;傣族地区基础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6 胡玉萍;教育文化与学校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海文;南京国民政府蒙藏教育司创设及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赵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传统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3 金清苗;“裕固族乡土教材”开发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张永民;抗战时期的西南边疆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5 韦宁;美国蒙大拿州印第安文化课程资源开发及其启示[D];西南大学;2008年
6 董娟;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妇女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班恺;规范中汉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智;试论明朝政府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儒学教育的政策措施[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淦家凰;坚持走职业技术教育的道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年02期
2 胡惠芳;民国时期蝗灾初探[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黄方平;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西南民族经济的关键[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4 李岚清;进一步重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993年04期
5 孟广平;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几个误解[J];职教论坛;1996年11期
6 翟海魂;上善若水 意韵绵长——写在杨金土先生《溪流声声》出版之际[J];职教论坛;2005年25期
7 高霖;我省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安徽教育;1986年03期
8 张健如;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京举行[J];课程.教材.教法;1986年09期
9 郑万金;文化教育不容忽视[J];成人教育;1987年05期
10 赵一鹏;谈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刘春生;;职业技术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钟小川;;论职业技术教育在解决就业问题中的作用与发展方向[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戴宗明;李宗凡;;四川甘孜地区西康群填图方法再实践[A];青藏高原及邻区地质与资源环境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谈松华;;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藤;张于堂;;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更大地发挥民办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刘海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恕;;把职业技术教育纳入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轨道[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9 王万章;崔学勤;王路;;老年学校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思路[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10 应彩虹;;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探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相山 张红霞 王子芝;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N];中国档案报;2005年
2 上海市学业管理与评价所 凌兆福;学校教育应以“大学业”为中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档案[N];中国档案报;2010年
4 王成波;民国时期的紫云民间武装[N];贵州政协报;2010年
5 张耕山;加大学校教育力度[N];江西日报;2004年
6 朱毅 王永刚;官渡福保村打造西南文化教育第一村[N];云南日报;2004年
7 金 磊;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为先[N];大众科技报;2005年
8 沈凡想;市政协领导视察职业技术教育工作[N];江阴日报;2008年
9 农工民主党陕西省委员会;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职业技术教育[N];各界导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亚武 实习生 王子君;你见过吗?民国时期“身份证”![N];洛阳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马廷中;云南民国时期民族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杨正鸣;民国时期恐怖活动与反恐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9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陆汉文;民国时期城市居民的生活与现代性(1928—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红霞;民国时期美丰系银行沿革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文进荣;马修·阿诺德教育思想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包树芳;民国时期节育思潮初探[D];扬州大学;2004年
4 杜鹃;民国时期的云南马帮驿运[D];四川大学;2004年
5 程卫红;民国时期的旅游业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许丽梅;民国时期四川“五老七贤”述略[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杜革非;成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取勉;清代山东学校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波;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羡萌;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研究(1912—1924)[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74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4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