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

发布时间:2017-11-12 16:00

  本文关键词: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木桶原理 教育决策 政策设计


【摘要】:决策的木桶原理在于解决资源配置瓶颈问题。穷人教育学是基于"木桶原理"的经济决策到教育决策的延伸,旨在达到教育公平。因此,设计公平的教育政策是木桶原理对教育政策的诉求。以教育财政政策为例,从完全平等的原则与能力公平的原则设计教育政策,在教育服务的充足性、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公正性方面,从横向与纵向教育资源分配上考虑教育产品的属性与提供的公平性以达到教育的均衡。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卓达经济管理学院教务中心主任
【分类号】:G471
【正文快照】: 政府对教育的决策,从教育系统外部给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予以定位,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1]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都会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本文就我国政府现行教育决策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强昌文;弱势群体权益法律保护意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陈治国;论罗尔斯正义观的三个理论向度及其表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文科;经济全球化、全球问题与全球伦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奚玮,何艳芳;“治愈”抑或“缓解”:死刑复核程序改革论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大鹏;罗尔斯“正义国家”理论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赵芳,李忠义;广西高校体育专业扩招问题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9 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东茅;闫凤桥;鲍威;;首都高等教育质量调查报告[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黄旦;;新闻自由:新闻媒介职业化的政治基础——对西方新闻自由思想历史发展的再思考[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4 徐阳光;;论财政转移支付法与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理念之实现[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爱东;王慧;周亮;;制度伦理视角下独立审计信用监管机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包世琦;;制度建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小锡;;实现和谐社会的道德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公正[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李勇;;高等学校成本结构与产出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经济正义论[D];复旦大学;2004年

2 柯佑祥;民办高等教育盈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卢晓中;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及对中国的影响[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余涌;道德权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吴瀚飞;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茹;政府干预市场的伦理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彭鹏;论社会正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付阳;司法公正与舆论监督[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曾国文;论我国市场经济下劳资关系的法律调整[D];苏州大学;2001年

5 张良玉;论发展教育产业的必然性及其政策引导[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孟利民;取得时效制度存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王富博;合同格式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张随刚;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慧;从“木桶原理”说开去[J];江南论坛;1994年03期

2 由洪晓;程福蒙;;由“木桶原理”想到的[J];教书育人;2008年14期

3 由洪晓;程福蒙;;由“木桶原理”想到的[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4 吴杰莹;;“木桶原理”的几点启迪[J];教育导刊;2007年02期

5 刘平;“木桶原理”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山西教育;2004年09期

6 吕峗;;谈教育中的“木桶长板原理”[J];天津教育;2008年02期

7 张水耀;;教师培训中的“木桶原理”[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年Z1期

8 毛俊杰;;植根教育调研 服务教育决策——评《教育调研与决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8年03期

9 葛军;;教育统计在教育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年19期

10 黄忠敬;;发达国家教育决策如何“问计于民”[J];中国农村教育;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童宏保;;基于“木桶原理”的教育决策与政策设计[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3 王锡宏;;日本重大教育决策的咨询论证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借鉴[A];第五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季苹;;美国人的教育理想与现实[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傅林;;权力的制衡与积极的自由——美国1965年“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制定及实施过程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杜瑞芳;许强;;建立教育咨询制度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丁小浩;孙毓泽;Joop Hartog;;风险态度与教育和职业选择行为——一个实验方法的研究案例[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序言[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蓝建;;全球化背景下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角——也是一种公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1)——中外教育史比较研究(含比较教育等)[C];2009年

10 段正民;;创新教育初探[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周满生;21世纪教育决策的有效工具和自觉行为[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熊丙奇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决策应重视教师的发言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翟帆;“两会”,对教育总有说不完的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友文;政协委员:教育决策如何做到科学前瞻[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记者 周虹艳;青海依法推动教育督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6 记者 唐景莉;教育决策和实践迫切需要理论指导[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王长纯;研究教育宏观决策的力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建立健全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N];中国教师报;2008年

9 ;为中国教育导航[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孟繁华;不确定性 现代教育决策的重要特征[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金莲;中国西部农村的教育费用与教育成就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4 毕正宇;教育政策执行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桂新;论爱与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褚远辉;比较教育的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教育科研与教育决策互动机制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绘;规避教育决策失误的问责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兰平;教育系统及教育评价的复杂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王成兵;影响校长决策的内生性因素及其优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柯伟;教育策划促进教育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有关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朱宛霞;全美教育协会推动教师专业化的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妍;校长决策的伦理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姚宝亭;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子女教育困境及成因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翔;县级教育督导问题与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日飞;教育哲学实践性的涵义、现状及其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765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1765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f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