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新课程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22 22:08

  本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新课程改革 推进过程 新课程改革价值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新课程改革方向的迷失。对"三维目标"的批评如潮,备受质疑的除其理论基础以外,还有"唯西方化"和"形式化"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改革过于依赖行政主导、本土教育理论的抛弃、未处理好相关利益关系以及课程改革设计过于理想化等。因此,新课程改革需要重塑其价值,处理好传统教育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扫除课程文化障碍,实现强势和弱势学校课程改革的均衡,解决好课程实施中"新"与"旧"的关系,正确对待课程专家的态度,重视社会舆论力量。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个性化教学视阈下的教师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1SSXT1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423.07
【正文快照】: 十余年来,新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撼动中国现有课程模式的理想与行动,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课程改革实践的日益深入,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对于新课程改革的批评和冷观也越来越多〔1〕。如何保证新课程改革的成功,解决出现的新课程改革的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邵泽斌;;教育改革的专家风险[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斌;吕忠堂;;寻找县域教育改革的“奥卡姆剃刀”——山东省宁阳县推进教育改革的技术路线图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8期

2 刘猛;;论中国教育改革的三重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04期

3 伍红林;;学校变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变革主体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Z2期

4 蒋亦华;;大学教师职前培养行为评价[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09期

5 董守生;;理论何以成为新课改的基础——新课改理论基础命题献疑[J];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05期

6 刘建君;舒娟;;简论“双基”教学和“三维目标”的关系及其实践优化[J];当代教师教育;2011年04期

7 陶剑灵;;一种值得关注的西部基础教育改革范式——以2000-2011年中英西部基础教育项目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Z2期

8 王东;;高校去行政化为何这么难[J];探索与争鸣;2012年12期

9 刘启迪;;中国课程改革需要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J];当代教育科学;2012年22期

10 王星霞;;我国中职教育免费政策的合理性危机与调整[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蒋馨岚;传统与超越: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的价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苏强;教师的课程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亮奎;文化变迁中的课程与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任增元;制度理论视野中的大学行政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6 何珊云;民间公益组织与课程改革治理机制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军;体悟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桑志坚;超越与规训[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崔国涛;中考改革的数学建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骄阳;高师院校参与式教学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李栋;台港沪三地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徐峰;高中思想政治课“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D];苏州大学;2011年

4 李娟;高中数学新课程实施困难的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永明;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韩云霞;教师作为转化性知识分子探析[D];山西大学;2012年

7 熊倩怡;上海市小学课程与PYP课程实施的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秦璐;关于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纵深发展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阿利;普通高中化学教学目标的实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一晓;高中英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叶澜;;清思 反思 再思——关于“素质教育是什么”的再认识[J];人民教育;2007年02期

2 吴定初;曾文婕;;教育研究疏离教育生活:现象透视与回归途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朱成科;;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课程哲学反思——关于“新课程改革”三个理论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0期

4 庄西真;;利益分化时代的教育改革——一个拟议中的教育社会学论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22期

5 张红霞;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5期

6 汤国平;;三维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7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8 姜伯驹;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J];数学通报;2005年08期

9 王邦佐,谢岳,岳龙;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关于教育问题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年09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中杰;论政府行为在素质教育推进中的主导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2期

2 沈曼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河北教育;2003年Z2期

3 蔡守龙;教育重建与课程改革——“校本”的背景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08期

4 曾瑜,王德清;略论现行教师新课程培训[J];教学与管理;2005年15期

5 滕飞;失效:新课程师资培训的“软肋”[J];教书育人;2005年12期

6 袁志芬;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的尴尬与反思[J];校长阅刊;2005年05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包冉;学习的盛会[N];计算机世界;2003年

2 李莹 江宗盟;教育代金券尝试使用[N];北京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杨云慧;责任重于山[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吴克春;南京教育信息化盘点与反思[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本文编号:1216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216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