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8-01-14 14:26

  本文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可以为你做什么 出处:《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留守儿童 学校管理 寄宿制学校


【摘要】:针对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从学校管理的必要性出发,文章从成立专门的留守儿童管理中心、建设寄宿制学校、建立家校联系机制、开展留守儿童校本教研活动、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探索学校应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which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the society,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necessity of school management, from 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 management center for left-behind children, building boarding schools, and establishing a mechanism of connection between home and school.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from the aspects of carrying out school-based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strengthening the contact with society and creating a good social environment.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由此就带来了一个庞大的团体——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展地区务工(简称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而将子女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1]在社会转型期,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趋势将继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期

2 王秋香;;强势与弱势的错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分析[J];理论月刊;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柳泽民,吴长明;加快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3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荣国权;关于法的经济学的几点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5 张旭,孙海龙;知识产权制度中的利益平衡原则[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余建光,彭洁芬;再谈我国汽车产业创新[J];北京汽车;2001年01期

7 王学军,向君;试论国有批发商业的营销模式创新[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孙川;;企业性质与企业间关系——关于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叶文辉;生态资源保护的制度创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陈道银;论体制创新的一般规律[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左锋;曹明宏;;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和管理对策[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李通屏;;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处理的若干关系研究——关于湖北省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考[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杨依山;;制度变迁理论评述与理论重构的初步尝试[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清津;;为什么一省富裕而一省贫穷?——对各省经济发展差距的制度解释[A];新形势下的对外经贸合作——新形势下中国与日韩经济技术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胡静;陈银蓉;;农村集体与农民关系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6 陈银蓉;胡静;;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经济学解析[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7 肖建华;邓集文;;生态环境危机与多中心合作治理[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海龙;;“后农业税时代”乡镇体制改革的制度困境与路径选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程宇;;公共服务供需均衡的制度变迁范式[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申米玲;;西方产权学派外部性理论评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培民;基于企业资源论的母子公司性质及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于伟;土地退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刘宏;经济转轨、企业重组与公司治理[D];厦门大学;2001年

5 杨明;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6 靳相木;中国农地制度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2年

7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胡盛明;西方合作社与中国农村股份合作制企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王立新;投资基金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张东江;商业银行安全运营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克强;土地承包制探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2 邓怀颖;会计信息供需均衡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00年

3 张英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4 苗蕾;企业集团协调管理与决策机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1年

5 刘劲杨;现代创新理论与地矿科技攻关创新模式探析——以国家科技攻关305项目为例[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6 黄德伟;平衡的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7 顾巍;中国农业银行产权制度创新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庆华;市场经济的道德性思考[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9 刘勋涛;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安青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田杰;传媒、权力与权利——现代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媒介背景及防护策略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后[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刘国智;十五名教师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考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0年04期

3 安孙子友行 ,陈祥达;定时制高级中学学生体力的状况和体育[J];安徽体育科技;1980年01期

4 何瑞琨;;改革高等院校管理的几个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5 接林;黄宝宁;;大打教学质量翻身仗——蓟县城关中学的调查[J];天津教育;1980年02期

6 ;狠抓教学提高质量[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7期

7 ;还是中心小学管理体制好[J];江西教育;1981年11期

8 ;学校管理问题讨论[J];宁夏教育;1981年03期

9 夏泳久;行为科学与学校管理[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10 张萍芳;建立指挥系统形成控制中心——从控制论观点谈学校管理问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安书;;实行学生自治 强化素质教育[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杨晓青;;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系统分析方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3 李丹;;浅析激励模式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李向阳;;学生自治是教育对象“客”、“主”体论的真正体现[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2年

5 夏祖恩;;开创学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代序)[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6 郭培贵;;论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A];明史研究第4辑——庆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专辑[C];1994年

7 王学春;;学校管理中的激励方式摭谈[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8 袁忠学;;谈校长的情感管理[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9 于化吉;;教学管理之管见[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10 柳金元;;浅谈民主管理与校长负责制[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西省晋城市第三中学校 李国英;学校管理中的动态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储召生;减负:学校还能做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江苏锡山市华庄高级中学 王惠东;“学生主体性”管理模式初探[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钟悦;民办学校管理服务的探索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王景斌;学校管理的新理念:依法治校[N];法制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马国圣 梁海涛;保姆式管理:是耶?非耶?[N];河北日报;2000年

7 ;关注农村“高中热”[N];江西日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李明;中小学校长不持证就下岗[N];辽宁日报;2000年

9 ;中美两国对学生的资助方式[N];中国轻工报;2000年

10 记者 张真弼;洪湖市民主选举中小学校长[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沈兰;普通高中学分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于家太;中小学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蔡怡;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韩亚成;学校道德领导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埃迪;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实例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年

2 郭刚;现代教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规律及操作原则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佘绍扬;《学校管理中的短期行为的表现及防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朱道书;论中小学管理的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汤文钦;有为而治与无为而治:学校管理的一对基本范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秋艳;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郭丽君;多校区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9 苏芬;论中小学校实施文化管理的对策[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239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239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