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之回归教师
本文关键词:教师教育之回归教师 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关注教师教育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愿,而对教师教育的思考和探究,无疑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着教师教育的发展。如果教师教育失去了教师,或者说是偏离了教师的现实生活,那么,教师教育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教育便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由此,教师教育必须回归教师。
[Abstract]:To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s the common wish of every teacher educator, and the reflec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different way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If teacher education has lost teachers, or deviated from the real life of teachers, then teacher education must be no source of water. Without this, teacher education has lost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refore, teacher education must be returned to teacher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问题:教师教育实事求是精神的旁落教师教育实事求是精神的旁落,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一是教师教育实践研究。(一)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之真实性缺失在我国,教师教育理论研究的历程可以说不算太长,但发展速度、所得研究成果却快得惊人、多得惊人(没有指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志敏;;反思的觉醒 前瞻的选择——论成人教育研究的纲领与行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又成;;思辨与体验[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丽静;牛永红;;创建和谐自然与人的全面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华东;诗意言说:透射幽暗的亮光[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琼;柏格森哲学中的“绵延”概念解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张艳;对霍姆斯法律与道德分离理论的分析及批判[D];吉林大学;2006年
4 张梅;“新个人”与“民主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玉欣;新失业群体人生态度现状与转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霞;解蔽与理解[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袁秀;美国精神的象征与当代中国思想的精髓[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启国;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运用与发展[D];中南大学;2007年
9 胡良骥;译者翻译审美心理初探[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王立杰;现象学直观及其对文学本体论研究的启示与意义[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有声;;保姆与导师[J];人民教育;1980年02期
2 陈松民;;马兰山歌[J];中国民族;1980年11期
3 奚欧根;;关于行列式的定义[J];中学教研(数学);1981年04期
4 宋师孔;教师要特别自重[J];宁夏教育;1982年05期
5 魏秀堂;与黄植诚同游大陆各地的日记(上)[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2年01期
6 刘行;;歌唱民族大团结[J];中国民族;1982年11期
7 陈师旅;;汤泉飞瀑,东坡三游[J];惠州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8 ;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语文数学教案征文评选揭晓 举办征文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3年05期
9 卢炽辉;;把教育科学理论化作教师的行动[J];人民教育;1983年06期
10 李霍甫;;教育成功的保证:学校、家庭、社会的合作——苏联中小学教育专题评介之六[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波;;集中率的演化规律[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2 张万文;;普九教育话师德[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邱士刚;侯清华;;建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4 涂艳国;;论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A];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5 彭华茂;申继亮;王凯荣;;关于小学教师反思类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6 赵伍;申继亮;;可视个案研究培训模式对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反思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7 侯正安;孙建业;;教师专业化与教师进修学校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交流材料[C];2001年
8 张忠恒;;关于中国高师教育移位与定位的几点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9 ;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耿宝强;;五年制中师课程设计的再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生 王小玲;电影:是大众文化还是贵族消费?[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耶罗;经济哲学呼唤道德回归[N];中国工商报;2000年
3 记者 陈晓晖;老基金合并影响大[N];财经时报;2000年
4 滕智博;144日线:长期魔线[N];财经时报;2000年
5 记者 赵正元;北京加强高校教师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你喜欢说“不”吗?[N];重庆商报;2000年
7 张桂荣;引才防“学习漏斗”[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孟坚;北京万科向传统模式回归[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王 越;心灵的回归[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陈风;物质大寨正在复苏 精神大寨可望回归[N];发展导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元;职前与在职幼儿教师课程观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金美福;教师自主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杨慧文;变革中的教师教育范式:海峡两岸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清华;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玉东;“本原性数学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秋贤;当代西方外语教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健成;幼儿园骨干教师省级培训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文萍;关于高中化学教师素质的调查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邬春芹;美国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卫花;21世纪中国成人高教教师的能力结构及其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9 黄惠玲;论澳门私立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多元化发展[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孟迎芳;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教学策略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37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3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