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的定位问题:自我、学科与学生
本文关键词: 新教师 自我定位 自我认同 实践性知识 学生 定位问题 学科 教师教育 指导工作 新手教师 出处:《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入职初期,是新教师从事教学专业工作的关键适应期。现实表明,绝大多数新手教师在此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所谓的"现实冲击"。本文基于一场与五位新教师的座谈,并结合笔者的相关资料积累,分析了众多问题与困惑背后的"定位"问题,包括对自我的定位、对学科的定位,对学生的定位等几个方面。其中最核心的是自我定位问题。角色的转换、环境的变化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等都会给新教师的自我认同和定位带来冲击。初入职阶段中大多数的问题都与教师对自我定位摆放不准、放置学科和学生的位子不当有关。如何做好这方面的指导工作,是学校领导、资深同事和教师教育者必须注意的。而新教师本人,也需要放平心态、加强心理素质,坦然面对入职初期的种种问题,促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Abstract]:The initial stage is the key period for new teachers to engage in teaching professional work. Reality shows that most of the novice teachers will encounter a variety of problems in this stage. This paper, based on a discussion with five new teacher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relevant data, analyzes the "orientation" problems behind many problems and puzzles, including the positioning of sel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ubject, the orientation of the students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core is the self-positioning problem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le. The changes of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lexit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will impact the self-identific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new teachers. How to do a good job of guiding work in this respect is what the school leaders, senior colleagues and teachers and educato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and the new teachers themselves also need to level their minds. Strengthen the psychological quality, frankly face the initial problems, promote their own growth faster.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研究”(课题批准号AIA06135)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入职初期,是新教师从事教学专业工作的关键适应期。现实表明,绝大多数新手教师在此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即所谓的“现实冲击”。他们在教学实践中突然发现,实际的教学与他们理想中的大相径庭,学生并没有如他们想像中的对学习的渴望,资历颇深的同事也并不会经常与他们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丽兰;引导新教师走向成功[J];北京教育;1997年11期
2 Marie Lance;写给新教师[J];小学青年教师;2004年11期
3 冯健;新教师听课听什么[J];教学与管理;2005年08期
4 罗志春;新教师上岗应明确的几点要求[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0年Z1期
5 肖晗,冯为民;浅谈新教师的自我成长[J];天津教育;2000年09期
6 Marie Lance ,周芳;写给新教师[J];班主任;2004年08期
7 劳建祥;“新手上路”要注意——致新教师们的一封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01期
8 邱晓红;指导高职院校新教师的三个方面[J];机械职业教育;2005年05期
9 马春礼;新教师实践之我见[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10 李春美;对中学新教师岗位培训的几点思考[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万波;;运用地域人文资源优势对新教师进行热爱家乡教育[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2 宁佩蕾;;百花争艳才成春——谈新教师的因才施培[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妍;吕培瑶;刘志强;;职校学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方式的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永兴;樊金娥;;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张妍;张瑞娟;许芳;;职高生自尊、自我认同感与归因倾向的相关研究[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赖施娟;;试谈老年人角色的自我定位[A];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一——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九)[C];2006年
7 刘淑慧;;射击选手再夺奥运冠军的心理分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李兆福;;做医生与做人[A];玉溪市第十届内科学术年会专题汇编[C];2005年
9 张华;;在“变”与“不变”中找准位置——谈网络时代编辑的自我定位[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10 唐玲玲;;社会变革与自我定位——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 湖北省宜昌市伍家岗区教育局;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冉亚辉;给新教师的三点建议[N];三明日报;2009年
3 周新宏 杨天春 张国;对新教师实行培训期与服务期管理[N];三明日报;2009年
4 胡爱萍 山东省东营一中;四把梯子,帮助新教师摘到成功果实[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茅卫东 通讯员 章艺红;浙江安吉:让新教师先进城再下乡[N];中国教师报;2009年
6 浙江省台州市蓬街私立中学 丁勤政;做新新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刘新奇;新教师如何克服组织教材能力低的障碍[N];中国教师报;2003年
8 张培新;献给新教师[N];中国教师报;2003年
9 吉芳芳;一个新教师的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柏玲;让新教师站稳农村三尺讲台[N];文汇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2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田鹿;书生的白日梦[D];河北大学;2005年
4 齐军华;自我认同与性别表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毛琦;追寻、认同与反思[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7 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许苏;基于默会认识论的体悟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成兵;当代认同危机的人学探索[D];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晓玲;休闲、现代性与自我认同[D];苏州大学;2002年
2 孙蕾;二语学习者的自我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丰;寻找与审视——论铁凝小说中的女性自我认同[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姚红玉;我的新教师生活[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淑仪;新女性的赞歌[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左显兰;中小学新教师入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科妮;英国新教师入职培训政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鞠民;中学新教师的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陈猛;互联网使用、自我认同与青少年心理健康[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714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7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