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实践误区的价值取向分析
本文关键词: 教育评价 理论研究问题 实践误区 价值取向 出处:《教师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基础理论研究总体滞后,理论研究具有后发外启性、偏重操作性等问题。同时,在评价实践中也存在着政府干预过重、管理主义倾向明显、名利倾向严重等问题。揭示这些问题,并从价值取向的角度分析这些问题。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in our country, such as the lag of basic theory research, the lateness of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emphasis on operation,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lso excessiv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the evaluation practice. The tendency of managementism is obvious, the tendency of fame and fortune is serious, etc. This paper reveals these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m from the angle of value orientation.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华东师范大学985教师教育评价研究项目”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教育评价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我国教育评价历史虽然源渊流长,但作为现代教育评价意义的理论研究则并不算长,并且由于“教育评价”本身这个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个“舶来品”。比较公认的我国教育评价理论研究起步是20世纪八十年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从对外教育评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龚孝华;管理主义与功利主义对教育评价伦理的制衡与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陈玉琨,李如海;我国教育评价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未来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年01期
3 魏林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4期
4 刘凤泰;;在全国教育评估机构第五次协作会议暨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二○○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2期
5 王冀生;;和谐评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2期
6 孔祥沛;;全国教育评估机构座谈会纪要[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6年05期
7 辛涛;李雪燕;;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沈小碚;教育教学评价研究的发展与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赵玉英;中小学教育评价中的伦理问题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福华;世界高等教育评估的发展趋势与借鉴[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郑少龙,胡勇;论发展社会教育评估事业[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刘尧;中国教育评价发展历史述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汪晓赞;季浏;金燕;;我国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改革效果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5 曲虹;高伟涛;;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研究生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沈丽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主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4期
7 邹吉高;;高校课程考试改革制约因素及其对策探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8期
8 丛玉燕;;发展我国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应注重的问题[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02期
9 高友福;对高职教育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思考[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曹贤中;何仁生;黄建刚;;现代教育评价的若干取向——兼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J];成人教育;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英丽;;新课程标准呼唤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黎志华;教师教育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方鸿琴;我国高校质量保障体系一般模式构建与质量审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董明发;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保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任艳红;高校教学评价制度的反思与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庆涛;我国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张蔚磊;大学英语教师绩效评估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吴琼;“理解”视域下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莹;蝶样美业:一份关于名校长的研究报告[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晓莹;通用试卷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钱啸寅;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运行绩效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叶晓慧;三十年来历史高考试题改革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陶艳;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励性评价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伍萱;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尤垂珍;建构主义发展性评价理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玉;《C程序设计》课程多元评价的研究与实现[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丽娟;中学英语课堂评价体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文博;美国学校增值法学生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丁蕊;在线测试平台在高中信息科技课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惠;泰勒课程评价模式述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刘校梅;教育评价的演进[J];东岳论丛;2002年03期
3 余文森;论美国教育评价的历史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李如海;高等教育观与质量观论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5 Elaine El-Khawas,陈小红;变革与绩效: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J];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6 周艳;美国教育评价模式价值取向的转换及借鉴作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7 龚孝华;管理主义与功利主义对教育评价伦理的制衡与消解[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李子江,周建刚;教育评价发展的问题与展望[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6期
9 李亚东,张行;教育评价发展的历史轨迹及其规律[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10 陈玉琨,沈玉顺;建立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系统[J];江苏高教;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戚业国;;重视教育评价中的协商与互动[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年05期
2 李中亮;;生命视角中的教育评价探析[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04期
3 何艳新;;浅析传统教育评价的问题与成因[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9年17期
4 ;全国普通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在沪召开[J];上海教育科研;1990年06期
5 陶西平;;期待着新的攀升[J];中小学管理;2008年07期
6 魏志强;;教育评价对象系统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08期
7 党军;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特点[J];山西教育;2004年09期
8 吴钢;;西方教育评价发展历史的探讨[J];外国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9 倪浩博;;关于现行考试制度与教育评价理论的错位[J];学校管理;2005年01期
10 王青云;;为提高青少年素质而评价——兼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段彩芳;;《教育评价理论》在《病理学》目标教学中的运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德超;走出课堂教学的观念与实践误区[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2 记者 董沛;新农村建设切忌搞“形象工程”[N];工人日报;2006年
3 陈志英;政协委员直言新农村建设八大误区[N];四川政协报;2007年
4 濮端华;先进人物报道的若干误区及其规避[N];战士报;2007年
5 董峻 牛纪伟 谢登科;人大代表直击新农村建设六大误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杨华;投影机争相瘦身[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7 彭定安;经济只是拥有最终决定权[N];辽宁日报;2010年
8 曾雄军;教师总要解新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广东省江门市华侨中学 梁彩虹;以全新的模式来评价学生[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10 临汾八中 冯丽娟;发展性教育评价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N];临汾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方猛;干部教育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蔡晓荣;晚清华洋商事纠纷之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3 马千;基于生态位理论的高校德育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运花;兴趣:一个不容忽视和懈怠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建;教师职业道德的学理构造和培育途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高淑琴;诉讼分流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沈里一;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淑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3年
6 赖桂香;当代文学类畅销书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7 张少靖;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教学内容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杜丹丹;近十年来上海市地理高考试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清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吴瑞祥;关于教科书分析与评价的理论探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725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472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