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美国教师管理学生权利的内容及方式

发布时间:2018-03-13 22:25

  本文选题:教师管理学生权 切入点:学生行为 出处:《教学与管理》2008年1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管理学生是教师拥有的一项基本职业权利,这项权利得到了许多国家法律法规的认可,在美国也是如此。从总体上说,美国教育实施的是各州分权管理的方式,在国家层面上没有关于教育的法律规定;另外,美国属于判例法国家,法律问题基本上是通过
[Abstract]:Managing students is a fundamental professional right held by teachers, which is recognized by many natio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no legal provisions on educ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 addition, the United States is a case law country, and the legal issues are essentially through the
【作者单位】
【分类号】:G5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婉丽;;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中学教育;2002年11期

2 张志允;;新课程下的教师应努力做好“节目主持人”[J];学周刊;2011年15期

3 刘刚;秦志国;;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突出环境教育功能[J];职业技术;2011年04期

4 段传艳;;温暖的拥抱[J];教育文汇;2011年08期

5 曾春妹;;校本课程教学目标陈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纪明泽;;新课改背景下的学校教育评价改革[J];基础教育;2006年11期

7 杨丽;;共情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与理论模型[J];现代教育科学;2011年06期

8 王芳;行体语言更重要[J];基础教育;2004年11期

9 王玲玲;孙江涛;;科学运用归因理论,提高思想教育有效性[J];才智;2011年16期

10 高翠艳,于述敏;后进生转化例谈[J];中小学管理;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唐光政;傅素芬;陈红卫;郭兰婷;黄雪竹;;杭州市和成都市普通中学学生行为和情绪问题跨地区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范丽恒;;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范丽恒;金盛华;;国外教师期望研究综述[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卫新;;注重学生心理辅导,营造班级和谐氛围[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竹颖;;少儿班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概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俏文 通讯员 吴敏婷;学生行为偏差98%源于“黄书”[N];广州日报;2004年

2 郭铭;素质教育的责任[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西安市第六十五中学 胡涛;浅谈美育对学生行为的影响[N];陕西科技报;2010年

4 吴从应(作者工作单位系江油中学);学校德育工作应贯彻“厚德重能、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N];四川政协报;2005年

5 许大瑜;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切入点[N];黄山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黄巧娣;教学质量提升年 德育引航[N];乐山日报;2007年

7 张红;爱与严 尺度如何把握[N];中国教师报;2007年

8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 胡乐乐;英国最新督导报告嫌教育进步缓慢[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记者 王艳红;英将考虑学生逃课罚家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10 卧 松;拿那些捣蛋的孩子怎么办[N];中国教师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温雪梅;论课堂的积极管理和学生行为的补救措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金自如;从“独白”到“对话”[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林振华;社会学视野下的教师角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5 郑禄玉;城乡结合部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高飞;学生品德评价的理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邦伟;学生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08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08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b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