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16 15:14

  本文选题:义务教育 切入点:农村 出处:《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体制是指国家资源投向农村义务教育并对其进行管理的体制,它是国家教育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经济体制、财政体制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经历的一个从集权向分权演变过程。通过对不同时期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对比,可以发现我国现行体制的突出特点:从全局上将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统筹主体由原来的乡提升到县,从而使农村义务教育政府投资主体发生上移;教师的工资和校舍的维修改造由县及县以上的多级政府负担;中央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支持力度;日常运转所需公用经费由县级政府负担。 从总体上看,我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还很脆弱,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由于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体制建立在十分脆弱的县级财政的基础之上,县级政府在义务教育中负担主要责任,其结果是导致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总量严重不足,财源很不稳定,,公用经费短缺问题十分突出,农村义务教育负债重。究其症结根源在于:财权与事权不合理,分担责任不明确。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政府财政投入重心低,该体制制约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推进和发展,迫切需要国家财政体制和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构建和谐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的思路在于:充分重视农村地区差异,按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模式;重新划分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中的财政责任,对农村义务教育各项资金的初始来源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建立稳定的机制,实现分层次供给;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中承担主要责任,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有了这样的思路,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教师工资经费、学校公用经费、基建经费和助学经费四项经费进行的合理分担,从而构建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为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Abstract]:The financial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refers to the system in which the national resources invest in and manage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financial system. Since 1980s, with the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has experienced a process of evolution from centralization to decentralization.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financial input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We can find out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system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overall situation to promote the main body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from the original township to the county, so that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will be moved up; The teachers' wages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renovation of the school buildings are borne by the multi-level government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increased the input and support to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funds; the public funds needed for the daily operation are borne by the county governments. On the whole, the foundation for popularizing nine-yea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very fragile.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between regions and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Because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government financial input system is based on the very fragile county finance, the county government bear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result is that the total amount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put for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most rural areas of the country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are very unstable, and the shortage of public funds is very prominent.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s heavily indebted.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lies in the unreasonable financial and administrative rights, the unclear sharing of responsibilities, the low focus of government financial investment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the system that restricts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he 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nd the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vestment system.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constructing harmonious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financial input system lies in: paying full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ces in rural areas and establishing different government investment modes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s; Redivide the financi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make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division of the initial sources of funds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establish a stable mechanism and realize the hierarchical supply;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should bear the primary responsibility in the sharing of funds for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and become the main investment bodies in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financial input system of rural compulsory education with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governments as the main body,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funds and the four funds for the aid of students should be rationally shared.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5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鹏;王翠叶;;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赵晓春;;立足县域实际 发展学前教育[J];甘肃教育;2011年17期

3 杨中领;沈春光;;宪政维度下村民宗族思想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研究[J];求索;2011年07期

4 钟晓琳;黄斌;;我国农村地区个人教育收益率研究评述[J];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11期

5 宋月华;黄志峰;;农村易遭受雷击的原因探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黄永米;;浅谈农村地区中学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9期

7 陈名光;;浅议农村地区中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8 陈浩天;;城乡人口流动背景下农村地区人情消费的行为逻辑——基于河南省10村334个农户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9 杜斌;任伟帅;;农村准青年劳动力从事农业活动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省宁阳县的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9期

10 黄锦鹏;周汝文;肖启;;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的思考[J];湘潮(下半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费明胜;李亚柱;;基于中小零售企业联盟的农村连锁经营[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长禄;;辽宁省农村地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十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8年

3 冉光杰;喻磊;;从管理学的视角看乡镇政府流程再造[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4 张倩;;我国小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前景[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朱孟府;宿红波;王政;王海燕;游秀东;;农村饮水安全及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6 L·Mo-Swan;张淑敏;;泰国南部农村地区母亲的营养状况与妊娠结果[A];第一届妇幼营养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89年

7 夏建国;;当前农村反邪教工作所存在的薄弱环节及对策思考[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8 马广玉;李自亲;单进有;鲁双;温世荣;李国忠;王德生;;牡丹江农村地区癫痫患者用药情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秦娟;张金良;;中国农村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10 李萍;马利;;农村水污染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白剑峰;“新农合”实现农村地区全覆盖[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李杰;河北农村地区将推广持卡消费[N];农民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肖战伍 任中红 记者 易博文;农村地区国债年发行总量突破10亿元[N];湖南日报;2010年

4 朗朗;部分农村地区缘何不觉“看病难”[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苏宣;莫让电脑下乡成为“花瓶”[N];人民政协报;2009年

6 省综治办协调处 姜柯宇;农村地区出卖子女问题的预防和遏制[N];江苏经济报;2011年

7 刘军 关清;今年农村刑案发案下降[N];人民公安报;2008年

8 特约记者 林天贵 通讯员 汤明辉 顾小军;保障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畅通[N];泰州日报;2008年

9 刘炜 雷文明;湖南整治农村地区“三无”摩托车[N];人民公安报;2009年

10 记者 朱勤;我省举行农村地区防控甲感桌面推演[N];辽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红梅;我国农村社会资本变迁的经济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宋春燕;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下农村地区医疗服务分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杨小兵;中国西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俊红;生物质成型燃料在农村推广的机制设计与政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7年

5 石菊芳;我国农村地区子宫颈癌筛查方案的卫生经济学评价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6 常晔;中国农村不同区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7 张奎力;国外医疗卫生及其框架内的农村医疗卫生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芸;中国西部农村小学生的健康与教育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9 马敬东;中国西部农村贫困家庭健康风险模型与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郑文贵;农村居民伤害的社会经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滢;对农村地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与管理的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韩杰;我国农村居民住院卫生服务利用变化趋势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韩枫;河南省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唐凌志;湖南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5 覃安;“十一五”规划对广西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曹兰;基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教师信息素养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曾瑾;四川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及干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黄伟强;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9 吴燕华;农村普通高中地理课堂错误的资源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华国兴;江西省抚州市农村中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0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620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4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