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改课改论文 >

城市公立学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认知

发布时间:2018-04-17 07:37

  本文选题:流动人口子女 + 公立学校 ; 参考:《青年研究》2008年06期


【摘要】:流动人口子女能否真正融入城市公立教育,与教师的认识、态度和意愿是分不开的。本次调查发现,城市公立学校教师普遍认为流动人口子女素质不如城市学生、公立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存在较大困难、对相关政策的了解不多且认同度不高。公立学校教师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认识,应归因于流动人口子女给城市公立学校所带来的资源压力以及社会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结构性排斥。
[Abstract]:Whether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can really integrate into the city public education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teachers' understanding, attitude and willingness.It is found that the teachers of urban public schools generally think that the quality of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s not as good as that of urban students, that there are great difficulties in accepting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in public schools, and that there is little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policies and low degree of identity.The reason why teachers in public schools form this kind of cognition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resource pressure brought by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to the city public schools and the structural exclusion of the children of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from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学生处;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文龙;;英国保守党的教育政策[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1期

2 克恩特·姆·莱万 ,张振国;埃及的教育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3 侯明君;美国高等教育状况[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5期

4 ;从统计看两年制大学(社区大学)[J];科技导报;1981年03期

5 文进;南美洲北部四国教育一瞥[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6 晓晴;美国第十三届盖洛普公民投票结果揭晓[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3期

7 石瑞元;迅速发展中的委内瑞拉教育事业[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6期

8 霞清;;美国教育制度的法律基础[J];外国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9 特尔·霍华德·贝尔;李维;;移情和美育[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年01期

10 藤田昌士;凌娟;;英美德育理论的动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奎;;中国民办教育的十大利好因素——提交亚洲民办(私立)教育论坛[A];2004年亚洲民办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2 田汉族;;教育服务:从观念到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3 曹夕多;;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与浙江长兴的教育券实践[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4 袁连生;;我国教育财政问题的政治经济学解释[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李露;吴靖;;20年来我国地方教育与经济问题研究综述[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王凤秋;;关于我国公立学校转制问题的思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肖惠敏;;让天文走进中学校园、走进日常生活[A];第六届海峡两岸天文推广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彭子建;李小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刘道东;吴瑞云;;论流动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A];推动律师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会议暨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昆仑;;“产业”新论——从马克思的“产业”思想论起[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鹏;私立学校不同于私营企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舒平;美国总统选举和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李丽;他们的课桌在哪里[N];工人日报;2000年

4 邓敏敏;民办高校遭遇“寒流”[N];工人日报;2000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杨清;透视中小学生留学热[N];广西日报;2000年

6 乔磊 邬秀基;小留学生在美国[N];华东旅游报;2000年

7 严纪哲;小留学生极难升入美国理想大学[N];经济日报;2000年

8 通讯员 王建运;民工子弟小学成了被遗忘的一角[N];联合时报;2000年

9 记者 汤水富;希望留学人员回国服务[N];人民日报;2000年

10 特约记者 骆晓;警惕西部大开发中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N];人民政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利霞;国家观念、市场逻辑与公共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梅;公立学校的一次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段素菊;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公共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敏;美国教育政策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全军;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制度研究(1978-2005)[D];复旦大学;2006年

7 杨琼;学校法人治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方钧君;基于教育券思想的政府投资幼儿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娜;基础教育产权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海生;教育券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丞;我国新时期私立学校运行机制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梁瑞红;战后美国城市公立学校中种族合校的困境[D];厦门大学;2002年

3 李伟梁;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孙华梅;美国密尔沃基市公助教育券政策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林平;美国公共教育新论:卡茨的观点[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沈逸;在沪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对闵行区的个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许继芳;地方利益对地方执行中央政策的影响及对策[D];苏州大学;2003年

8 罗程远;北京市打工子弟就学问题透视[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马晓凤;“留守子女”教育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任芳;民办西京大学核心竞争力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626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626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a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