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学科建设的三重立场
本文选题:教育社会学 + 学科建设 ; 参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6期
【摘要】: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需要一种"学科自觉"。具体地讲:作为社会科学一员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本土立场";作为教育学基础学科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教育学立场";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的教育社会学需要一种"多元途径立场"。
[Abstract]:Th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eds a kind of "discipline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a member of the social sciences needs a "native standpoint";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as the basic discipline of pedagogy requires a "stand of pedagogy"; and the education as a special theoretical subject of sociology Sociology needs a pluralistic approach.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05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杭生;;对中国社会学的巨大贡献——纪念费孝通先生从事学术研究70周年[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曲凯音;禹江宁;;从文化自觉到文化和谐[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3 郑杭生;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8期
4 朱晓阳;施惠原则、垒大户与猫鼠共识[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5 吴增基;理性精神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符平;微观社会资本研究的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11期
7 柳士彬;对教育学科学性的反思与重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8 王今;试论古琴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齐鲁艺苑;2004年02期
9 田毅鹏;刘拥华;;社会学的人文属性与社会学研究 兼论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一文的理论意涵[J];社会;2006年02期
10 姚俭建;;社会行动、社会事实与社会学的起点——一种方法论的再探讨[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肖先治;;社会和谐: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问题[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黄莉;;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对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意义[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翟岩;制度变迁中的行动模式转换[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露璐;乡村经济伦理的苏南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丁一平;1953-1966工业移民与洛阳城市的社会变迁[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黄莉;中华体育精神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尹培如;范畴的移植[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6 黄娟;社区孝道的再生产:话语与实践[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7 戴大明;“读经”与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s,
本文编号:17802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gkg/1780279.html